学生的进步,是吴官运十分高兴,他摸着焦仲卿的小脑袋郑重其事的说道:“仲卿啊,老师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你的身上了,你可要给老师争气啊!”
“可不是吗,你看现在人家过得哪里比我们差,还不是靠了文化吃饭的。”
“吴官运家贴对联了,咱们看看去。”不知谁把吴官运家贴了对联的事情传了出去。一时间在吴官运家的大门之前站满了人,那真是里三层外三层,风吹不进,水泼不入。
再说吴官运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参加院试的事情。
吴官运听了,大声说道:“不得无礼!圣人就是圣人,就是万岁也要敬重圣人的,何况我们一般的草民?”
吴一柱看了看大家,奶声奶气儿的读着:“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这两个孩子肯定有出息,说不定双双中进士呢。”
“别忘了,孩儿他爹就是一个老秀才啊,这也叫子承父业啦!”
“这就对了。孔圣人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啊,你应该科举成功,登堂入室,行走在金殿之上的。”
吴官运说道:“好好好,两位贤弟都说到这里了,大哥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有一个老人问身边的一位年轻人说:“孩子,对联上写的是什么?”
“还是读书好啊!读了书什么都明白。”
听着大家的议论,吴官运一言不发。心里说道:不管你们怎样看待我,我只有一种想法,就是让我的三个儿子都考中进士,我没有实现的夙愿,要让孩子们来实现。
“我哪里知道啊,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年轻人红着脸说。
焦仲卿抬起头来看着吴官运说道:“老师您放心吧,弟子一定会好好学习,力争科举成功的。”
刘员外说道:“大哥啊,什么你的我的,我们弟兄们还要分个你我他嘛!你的也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总之都是我们大家的,你用自己的东西和银子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年除夕,吴官运的大门上,也像其他人家一样,贴上了大红春联。上联是:“忠厚传家远,”下联是:“诗书继世长。”门楼正中是一个斗大的“福”字;萝卜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扬。多少年来,这可是吴官运一家第一次贴对联呀。
吴官运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名字叫一栋,二儿子叫做一梁,三儿子叫做一柱。一栋和一梁都是在吴官运的父亲还在的时候生的。那时候,吴官运的父亲支持儿子考科举,因此吴官运没有衣食之忧,只管埋头读书,一次次的考科举。等父亲死后,弟兄们分家了,吴官运失去了靠山,日子一天天惨淡了。再加上他考了半辈子科举,手不能提蓝,肩不能担担,做个小买卖又拉不下脸来,因此每天连饭都吃不饱,生孩子也就少了。谁知道在他四十对岁的时候,妻子又给他生了个老儿子,取名一柱。意思是这三个儿子都是栋梁之才。
“秀才有什么用,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酒喝?吴官运不是秀才吗,穷得老婆都没衣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