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日落长安远 > 第十九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四

第十九章:风始于青萍之末 四

感激涕零的李吉甫用百倍的工作热情回报天子李纯的信任,由于常年在外面漂泊,李吉甫对京城的人事还有些陌生,他真诚的请求裴垍为他举荐人才,裴垍也为他的诚挚所打动,没有推辞,一口气写出了三十多个人的名字。几个月以后,这些人先后得到重用,朝野上下,一片赞扬之声,李吉甫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成为满朝公卿心目中的贤明宰相。

但是,如今,站在风口浪尖的李吉甫为了自己的清白,为了保住自己的相位,为了实现自己“武力削藩”的理想和抱负,只好牺牲昔日的盟友,至于皇甫湜、牛僧孺和李宗闵这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李吉甫根本就不会考虑。

李吉甫的哭诉,将李纯放在了两难的境地。平心而论,李纯并不认为韦贯之、裴垍等人有什么过错,事实上,他非常欣赏韦贯之和裴垍的正直,因此,他并不想处罚他们。但杜黄裳已死,李吉甫如今是削藩大业的主事者,是自己最得力的助手,因此,他必须维护李吉甫的权威。那些阉人手握军权,也是不能轻易处置的,更何况他们善解人意,是自己的开心果,也是自己须臾不可或缺的。权衡再三,李纯将心一横,公布了最后的裁决:翰林学士裴垍、王涯被罢免,王涯更是被发配到遥远的虢州任司马;韦贯之先是被贬到果州任刺史,几天以后又被贬到更加遥远的巴州,职位还是刺史;另一位更加无辜的考策官杨於陵则被外放到岭南。目睹支持自己的朝廷重臣一个个被贬逐,皇甫湜、牛僧孺和李宗闵对自己的前途不敢再抱有任何奢望,先后离开了长安,流落到藩镇,成为幕僚。

看起来,李吉甫赢了,但实际上没有,因为他失去了舆论和名誉。裴垍、韦贯之和杨於陵等人都是品行高洁、公忠正直的人望之臣,而贬逐他们的理由又是如此的牵强。昔日的贤明宰相李吉甫在满朝公卿眼中成了打击言路的权臣,长安城内暗潮涌动,李吉甫的相位岌岌可危。一个月后,翰林学士、左拾遗白居易上疏为裴垍等人鸣冤,用“上下杜口,众心汹汹”来形容朝野的反应,嫉恶如仇的白居易甚至用翰林学士的集体辞职来要挟天子。这种局面是英明天子李纯和贤明宰相李吉甫所始料未及的,半年后,迫于压力,李吉甫不得不自动请求离开长安,充任淮南节度使。李吉甫让出的相位,李纯给了在策论案中受到牵连的前翰林学士裴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