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许攸、审配等人此时也都纷纷将目光投向杨弘,眼神中透着各异的神色。
沮授微微皱眉,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说得倒是好听,可要是吕布事后反悔,又当如何?如今不即刻献出玉玺,待战后再去找他讨要...
### 再战曹魏:战略与布局(续)
徐州之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东吴士气,但也让吕布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曹魏并不会轻易认输。曹操是一个极具谋略的对手,他必然会寻找机会进行反击。因此,吕布决定在取得初步胜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战果,彻底削弱曹魏的力量。
回到建业城后,吕布立即召集了更为详细的军事会议。会上,陈宫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思路:“主公,我们虽然暂时控制了徐州,但曹魏的根基仍在许昌和洛阳。如果我们能够切断曹魏南北之间的联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那么就能为最终决战创造有利条件。”
孙权点头赞同:“陈先生所言极是。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关键点,既能打击曹魏的核心力量,又能避免正面硬碰硬的风险。”
经过深入讨论,吕布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他将东吴军队分为三路:
1. **北路军**:由张辽率领,负责从徐州出发,沿淮河向北推进,直逼许昌。这一路的主要任务是牵制曹魏的主力部队,防止他们回援南方。
2. **中路军**:由高顺带领,作为机动部队,随时支援其他两路。同时,他们还将负责保护东吴的补给线,确保前线物资供应充足。
3. **南路军**:由甘宁指挥,利用水军优势,沿长江逆流而上,直取荆州。这一路的目标是夺取荆州的战略要地,切断曹魏与西凉的联系。
为了确保计划顺利实施,吕布还特别强调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他命令情报部门加强对曹魏内部情况的监控,及时掌握敌方动向。此外,他还派遣密使前往蜀汉,请求刘备和诸葛亮配合行动,共同对曹魏形成包围之势。
一切准备就绪后,吕布亲自坐镇建业城,统筹全局。他深知,这场战役不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智慧和耐心的考验。因此,他要求各路将领保持高度警惕,灵活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北路军率先出发,张辽率众沿着预定路线快速推进。一路上,他们遭遇了一些小规模的抵抗,但都被迅速击溃。随着距离许昌越来越近,曹军的防御也逐渐加强。然而,张辽凭借其丰富的作战经验,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主要防线,选择从侧翼发起攻击。
与此同时,中路军也在高顺的带领下稳步前进。他们沿途设置了多个据点,确保后勤保障万无一失。高顺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需要支援其他两路,还要防范敌人可能发动的偷袭。因此,他时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周围的动静。
南路军则借助水军的优势,顺利抵达荆州附近。甘宁指挥战舰编队,在长江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水战。曹军虽然有一定的水上战斗力,但在东吴水军的强大攻势下,很快便败下阵来。甘宁趁势登陆,一举占领了江陵等重要城市,成功切断了曹魏与西凉之间的联系。
正当东吴三路大军稳步推进时,突然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曹魏的大将军夏侯?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前来救援。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张辽不敢掉以轻心。他迅速调整部署,集中兵力坚守关键位置,等待高顺的支援。
此时,高顺已经接到情报,正带领中路军日夜兼程赶来。他知道,此战关系到整个东吴的命运,绝不能有丝毫差错。于是,他下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争取尽早赶到战场。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甘宁从南面发起了奇袭。他带领一支精锐骑兵,绕过敌人的防线,直接攻入了曹军的后方营地。这一突如其来的袭击打乱了夏侯?的部署,使得他的部队陷入了混乱之中。
看到战机已现,张辽立即下令全线出击。东吴将士们士气高涨,纷纷冲向敌阵。方天画戟在战场上挥舞,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夏侯?虽然奋力抵抗,但在东吴三路大军的夹击下,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这场战役结束后,东吴不仅成功击败了曹魏的反扑,还进一步巩固了对徐州和荆州的控制。吕布的英明决策和卓越领导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使得东吴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占据了更为有利的地位。
捷报传回建业城,整个东吴都为之沸腾。吕布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战场,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但他相信,只要团结一心,东吴一定能够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 战略纵深:巩固成果与扩大影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