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39、039

杜家老三拿着拖拉机的书看了起来。

脑子里不时闪过唐小棠刚才说过的话,隔壁大哥的前媳妇跟革委会的小领导好上了。

沈大哥知道这事吗?

沈大哥是个好人,上次还把自行车借给他用。

会不会是那个何的两头骗呢?

想到这,杜家老三有些坐不住了。

杜家。

杜得敏吃饱喝足,去了冰棒厂,她打算对着冰棒厂混混时间,晚上再回家。

她走时不忘提醒社奶奶:“妈,你记得去接文秀放学啊。”

杜奶奶:“文秀就比老五小一岁,她来铁路中学好几天了,这上下学的路应该认熟了。又不是小孩子,哪里还用去接。”

杜奶奶锤着酸痛的腿,有些走不动了。

杜得敏道:“那您帮着看着点。”

说完便走了。

唉。

杜奶奶看着得敏的背影,叹了口气。老爷子有一点说对了,得敏这么大个人了,还跟个孩子一样。

这么些年都没什么长进。

也不知是好是坏。

杜思苦三人到长和大队的时候已经快五点了。

其实真正说起来,长和大队算是在阳市的远郊,不算特别远。

刚才从岔路口开过来,还不到一个小时。

“孙主任,可算是把你盼来了!”长队大队的鲁队长带着大队的人过来了迎接了。

他们早就听到拖拉机的引擎声了。

“鲁队长,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小杜,杜思苦。我们拖拉机厂的女拖拉机手,这次就是她来帮你们收割稻谷。”孙组长(大队的人喊孙主任)又给杜思苦介绍长和大队的人,“这是鲁队长,长和大队的田多,他们可是交粮大户,这次他们大队收割排在第一位。”

长和大队的田多,产的粮食多,上交的公粮也多。

市粮食局那边早就叮嘱过了,这拖拉机厂要优先考虑长和大队的抢收问题。

“鲁队长,你好。”杜思苦伸出手。

鲁队长热情的跟杜思苦握着手。

心里却是迟疑,这小姑娘太年轻了,真是拖拉机手吗?

会开拖拉机吗?

要不是这小杜是孙主任亲自送过来的,鲁队长都担心拖拉机厂是不是随便派了个人过来糊弄他们。

“天还没黑,要不现在就开始收割吧。”鲁队长提议。

他要趁着孙主任在,看看杜思苦的水平。

“小杜,你看看拖拉机还有没有油。”孙组长对杜思苦说道。

还有柴油,就是不多了。

杜思苦把拖拉机上的备用柴油加到了拖拉机里,这下差不多满了。

“孙组长,现成就下田收割吗?”杜思苦问。

“你是要累的话,可以歇一会。”孙组长说完,看了眼鲁队长。

还歇一会?

鲁队长打量杜思苦的眼神更加怀疑了。

“不用,我不累。”杜思苦问孙组长:“就这样直接收割吗?”拖拉机上的配套收割刀片早上出来的时候,孙组长没让带,说用不上那个。

“长和大队这边有联合收割机,等会你用拖拉机牵引收割机就行了。”孙组长说道。

和大队早就租好了收割机跟割晒机。

在大队里仓库里。

会得抬出来。

“不用这么费劲,我跟你们一趟,到时候把把收割机拖出来。”杜思苦上了拖拉机,把行李都交给了小孙,又跟孙组长说道:“孙组长,晚上我们是住在大队吧,要不让小孙把东西先放过去。”

等会要去田里了,这行李万一被震下来了可就不好了。

“鲁队长,你这边给安排个住处吧。”孙组长指着小孙,“这是我侄儿,你多多照顾一下。”

鲁队长一口答应:“那是必须的。

他还说这憨头憨脑的小子是谁呢,原来是孙主任的亲戚。

关系户啊。

杜思苦启动拖拉机引擎后,打开水壶喝了口水,然后开着拖拉机去了长和大队的仓库。把收割机给拉了出来。

之后开到要收割的田边,直接下田。

田埂跟路面之间有高度差,就这么下去杜思苦心里还有点打鼓呢。

在鲁队长火热的目光下,杜思苦还是把拖拉机开下去了。

她知道鲁队长这会还不信任她,没关系,把稻谷都给收割了,这信任的大门也就打开了。

在鲁队长看来,这小杜开着拖拉机下了田,一气呵成。

技术太牛了。

收割起来更牛,这小杜开着拖拉机在田间就跟玩似的,尤其是到割到田那头的时候,一个拐弯,又过来了,继续收割。

小孙跟孙组去放行李了,没一会,孙组长回来了,小孙还留在那边,小组长没让小孙过来。

长和大队的鲁队长虽然说人不错,但是这大队的村民怎么样孙组长是不敢保证的,这头一回来,还是谨慎点好。

孙组长安排小孙在歇的屋子守着行李。

小杜带的东西挺多的,他怕那些不长脑子的村民惦记,到时候摸走几件可就不好了。

这人性不好说。

有淳朴的,也有那贪心的。

鲁队长看到孙组长过来,赶紧过去夸道:“孙主任,这小杜真不错啊!”瞧瞧,这才一会的功夫,这块田就收割大半了。

真好。

这拖拉机就是好用。

“要是人不行,我也不敢给你送过来啊。”孙组长笑着道,“鲁队长,你们这边收割得二天吧,小杜跟我家小孙在这边,你可要多照顾啊。当初可说好的,包吃包住,这事没错吧。”

“包吃包住肯定没问题,可孙主任,两天太少了,五天怎么样。我们不光要收割还要割晒啊,割晒机我们也租了。”鲁队长想着法的把时间拉长。

两人就这事商讨了起来。

铁路家属大院。

杜奶奶走一步歇三步的终于回到家了,在院子里坐了好一会,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屋贴膏药去了。

杜母下午带着于月莺出了趟门,去供销社买布去了。

扯了三尺布,准备给于月莺做个上衣。

布料样式是于月莺自己挑的,就是这三尺布她觉得太少了,怎么着也得五尺吧。

姨妈非说布票不够。

月莺也没办法,她只能自己想想法子了。

杜母一回来就闻到膏药味了。

看来婆婆回来了。

杜母把东西一放,去了杜奶奶的屋子外头,“妈,你在屋里吗?”

杜母在外头喊了两声。

困倦得睡过去的杜奶奶被这声音吵醒了,慢腾腾的起身出来开门。

杜母一直站在门口没走,她听到屋里的动静了,等了一会,门开了。

“又怎么了?”杜奶奶声音都没什么力气。

“妈,老三要谈对象了,”杜母看了眼在那边假装忙活正在偷听的于月莺,挤进壮奶奶的屋里,关上门,“你知道谈对象是要花钱的,我那存折你该还我了吧。”

之前说是怕她花钱补贴娘家妹了,现在人早走了。

这补贴无从说起。

杜奶奶迟疑了一下,这彩月妹妹的女儿不是留在这了吗?

万一呢。

杜母不高兴,“妈,你捏着我的钱不放,是不是想给得敏用啊?”

要不然这老太太怎么把她的钱捏得那么紧。

老爷子可是有退休金的,老两口应该有存款才是。

这话杜奶奶可不爱听,沉了脸:“胡说什么,你妹妹有工资,哪用我补贴。”

她帮老大两口子管着钱,就是怕他们瞎花。

“那就好。”杜母继续说道,“存折您想拿到什么时候,要这老三结婚这彩礼钱喜酒钱你出?”

要是能不动存折里的钱,让老两口出这钱,那她这存折愿意放到老太太这。

杜奶奶听了一会,这才转过弯:“老三找对象了?”

杜母道:“隔壁小刘说的,那姑娘长得斯文秀气,来过家里了,爸还见到了,说是满足得不得了。”

"

你没见着?"

“我早上出门买菜去了。”

找对象是好事。

杜奶奶转身找存折去了,同时不忘问:“老三的工作怎么样了,你问过有胜(杜父)吗?可别把老三的人生大事给耽误了。”

这工作好不好,工资多少钱,关乎着以后成家的生活质量。

这可马虎不得。

“估计是不成了,到时候让他再打听打听别的吧。”杜母提到这事也是叹气。

炉工虽然累,但是干上一年,就能涨工钱,而且后还可以升副司机。

司炉工被老卫的小儿子给抢去了。

这工作偏偏就没了。

杜奶奶听着心里叹气。

老头子倔得很,不肯给孙子们找个好工作。老大是工作调动,离家远远的,老二是堵了气不回来。就剩老三个人孩子在家,再不给找工作,要是耽误找对象……………

奶奶决定晚上劝劝杜爷爷。

这可是亲孙子,有血缘关系的,怎么偏偏只帮外人的忙,不顾家里孩子的死活呢。

杜母等得有些急。

这找半天了,怎么还没找到存折?

“妈,找着了吗?”

“另急。”杜奶奶又翻了另外的抽屉柜子,又不在?

她明明记得是放在这一块的。

怎么不见了呢?

杜奶奶找了很久,她跟杜爷爷的私房钱都给找出来了,愣是没找到杜母的存折。

这真是怪了。

谁来她的屋摸东西了吗?

杜奶奶越想越不对,她转过身,狐疑的看着杜母:“你没自己拿回去?”

这说的干什么话!

杜母:“妈,你不会是不想给了,随便找个理由吧。”还赖上她了。

“我可没拿。”

再说了,她有老太太这屋的钥匙吗?

老三从书店出来,琢磨来琢磨去,决定还是回趟家。

要是沈大哥在铁路家属楼这边,他就把今天从唐小棠那边听到的消息告诉沈大哥,要是在粮食局,那就没办法了。

老三一路心事重重。

到了铁路家属楼,正往沈家走呢,就听到自家那边传来了极大的争吵声,好像是他妈又跟奶奶吵起来了。

老三没仔细听,也不知道两人在吵什么。

杜家老三到了沈家门口:“刘姨,事沈大哥今天回来了吗?”

隔壁。

于月莺时时盯着沈家的动静,看到老三在沈家门口,赶紧过去。

“不知道呢,你有事找他?”

“不是什么大事,沈大哥要是不在,我就回去了。”杜家老三往外走,刚转身,差点跟于月莺撞了个正着。

“表姐,你怎么在这?”

"我在院里看着像你,过来瞧瞧。”于月莺嘴上是这样说,可眼神却是往沈家看。

杜家老三往自家走。

于月莺又多瞧了两眼沈家,确定沈洋没回来,这才跟着杜家老三回了杜家。

杜母存折不见了,杜奶奶非说是杜母自个拿回去了,为这事吵起来了。

杜母气得晚饭都没做。

都饿着吧。

粮食局。

沈洋在局里加班呢,传达室那边送来口信,“小沈,你家里人说有急事找欠,让你回家一趟。”

急事?

能有什么急事?

沈洋心里虽然不太相信,可又真怕家里谁出了什么事,或者生病了。

工作一收,赶紧骑上自行车回家了。

沈洋到了家,冲进屋里,一看爸妈,都好好的。

他松了口气。

然后问:“妈,你还打电话去我单位了,什么事啊?"

“隔壁杜家老三说有急事找你呢,你去瞧瞧。”刘芸说道。

她就是一个借口把儿子叫回来。

沈洋半信半疑的去了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