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25、常小满

大院给每栋楼划分了打扫范围,每栋楼除了打扫楼房面前的道路和楼梯,还要负责一块既定的位置,十八栋以前四户人家,大家轮流一个星期,李兰之嫁给常明松后,就改成一家一个月轮流打扫一回。

这个月轮到朱家打扫,但朱六叔念叨了两回,说最近起来打扫,地都被打扫干净了。

有次天还没亮他起来上厕所,就看到王招娣拿着扫把出门,被他看到后,红着眼睛一直道歉,哭了好一会才说清楚原来是去帮忙打扫。

当时看着她双眼通红的,眼底满是惶恐和不安,担心被人嫌弃,担心被人抛弃。

她的担心毫无遮掩,那一刻,他是真的不忍心。

***

一转眼,开学了。

苏志谦最终还是转去了元村学校上初中,正好跟常美分到了一个班。

分到同一个班的还有蔡副主任的小女儿姜珊。

常美和姜珊两人一见面就不对付,两人是同一类人,同样的漂亮,同样的高傲,同样的牙尖嘴利,可能就是太相似了,一山不能容二虎,两人注定做不了朋友。

姜珊刚转校过来,没有什么朋友,但很快她就发现苏志谦是常美的邻居,不知道是出自什么原因,可能是为了气常美,也可能是想多一个盟友,于是她经常缠着苏志?,一会儿问他数学题,一会儿要他陪自己去逛新校园,一会儿又要他送自己

回家。

苏志谦被缠着很不耐烦。

他每天除了学习,还要回家干活以及看管苏志辉这个弟弟,他哪里有时间陪她?但他妈在他面前提过好多次,让他必须跟姜珊打好关系,他不得不照做。

常美对姜珊的行为一点也不在乎,只要不?到她面前来就行。

林飞鱼去上学后,李兰之一个人照顾儿子,又要干家务活,有些忙不过来。

罐头厂虽然有托儿所,但只收三个月以上的孩子,常小满还未满三个月,就算满了三个月,李兰之也不放心把他放到托儿所去。

托儿所的阿姨一个人要照顾五六个孩子,只能保证孩子不摔着碰着,多仔细的照顾是没有的,但常小满身体差不说,关键是需要时刻有人抱着哄着,只要大人不在跟前,他就能哭得口吐白沫。

这样的孩子,她哪能放心放到托儿所去?

但长久不去上班也不行,李兰之为了这事愁得头发都快掉没了。

这天,她肚子突然疼了起来,她看常小满正在睡觉,于是放心跑进厕所去,但她才刚蹲下没多久,屋里就传来常小满撕心裂肺的哭声。

可她肚子又疼得厉害,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再接着,常小满的哭声停止了。

等她冲出去,就看到王招娣抱着常小满,嘴里唱着歌谣:“太阳出来?儿喜洋洋欧啷?/挑起扁担啷啷扯/哐扯/上山岗欧啷?/手里拿把..."

而被她抱在怀里的常小满眼睫上还盈着泪珠儿,却已经停止哭泣,呆呆看着王招娣,还随着那一声声的"?儿啷?”发出咯咯的笑声。

作为常小满的亲妈,这孩子有多难带,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常小满还不喜欢别人抱,胆子也小,平时一看到陌生人靠近,他就会开始扁嘴,可现在他不仅不怕王招娣,反而还被逗笑了。

这在李兰之看来太不可思议了。

一首歌唱完,王招娣才注意到李兰之回来了,她脸变得煞白,手足无措地道歉:“对,对不起,我......我听到小弟弟在哭......”

李兰之这会儿也有些尴尬,清了清嗓子说:“你不用怕,我没怪你,反而要谢谢你。”

王招娣把常小满放到床上,被夸得手脚都不知道该摆哪里:“不,不用谢,我走了。

那天之后,王招娣的身影就经常出现在林家,帮忙照顾常小满,抢着扫地拖地,连常小满的尿布也给她抢去洗了。

有了王招娣的帮忙,林飞鱼不用一放学就守着弟弟,不用给他洗尿布洗尿兜,她还能去江起慕家和他妈妈一起看电视,也有时间和小伙伴一起玩。

李兰之这边也轻松了不少,对王招娣也没有之前那么排斥。

而且她也发现王这孩子很可怜,小小年纪,手上的茧比大人还多,身上也有不少旧伤疤,这或许就是她为什么那么胆小自卑又处处讨好别人的原因。

这孩子显然没有被人好好地对待过。

万事俱备,就差一个台阶了。

很快这个台阶就来了。

九月九日,伟大的主席在北京逝世,举国哀悼,整个广州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罐头厂和玻璃厂的领导相约过来,主旨就一个:劝和。

罐头厂书记唱白脸:“现在这种时期,你们两人可别给厂里搞事,离婚对你们,对工厂影响都不好,你们都是成年人了,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能冲动。”

玻璃厂书记唱红脸:“你们两人之前是邻居,明松后来又救了李同志一命,这不正好说明你们两人缘分深厚吗?如今你们俩孩子都有了,要是再闹下去,对孩子可不好。”

罐头厂书记叹口气说:“这次唐山地震,你们知道死了多少人吗?”

李兰之和常明松愣了下,皆摇头。

罐头厂书记红着眼睛说:“二十四万多人!重伤十六万余人,无数同胞在地震中没了性命,所到之处满目疮痍,房屋倒塌,尸体遍野,王招娣的亲人在地震中全部丧生了,一个也没逃出来,你们作为她的亲人,却一个两个将她拒之门外,你们摸

着胸口说,你们这么做真的良心不会痛吗?”

李兰之嘴唇抿了抿,最终还是没开口。

她的确同情王招娣,可问题是王招娣是有亲妈的人,要抚养也应该是常本华这个亲妈来抚养。

玻璃厂书记接着给颗枣:“你们的情况我们都了解过了,我知道李同志心里肯定有疑惑,那孩子有亲妈,为什么我们不把孩子交给她亲妈对不对?”

李兰之点头。

玻璃厂书记继续说:“我们当然是想把孩子交给她亲妈,这是最好的选择,也应该这么做,但陶同志那边说了,如果把孩子送过去,他一定要离婚,一旦离婚,你觉得那孩子还能得到好的照顾吗?”

李兰之顿了下,摇摇头。

以常本华的性格,她肯定会把所有责任都推到王招娣头上,到时候王招娣就算不被打死,也绝对不会有好日子过。

玻璃厂书记又道:“李同志的顾忌我们也明白,养孩子不是养只猫养只狗,孩子不仅要吃喝拉撒,还要对她负责一辈子,因此我们商量过了,只要你们同意照顾那孩子,工厂会分别给你们涨五块钱的工资,作为你们养孩子的补贴,另外孩子读

书的一切费用由两个工厂共同承担,你们觉得如何?"

两人分别涨五块钱工资,加起来就是十块钱。

每个月十块钱养一个孩子,在不生病的情况的确是够了,更被说读书的费用还是工厂承担。

话到这份上,如果还拒绝,那就有些不知好歹了,更何况这段时间相处以来,李兰之也的确同情王招待那孩子。

于是,夫妻两人和好。

王招娣也被常家正式领养,从此改名常静。

一九七七年的春节前,臭棋周突然带着他妻子汪玲出现在常家。

“松哥,求你救救小弟。”

臭棋周说着就要给常明松跪下,被常明松给拦住了。

“志强你这是做什么?有话好好说,你我兄弟一场,能帮的我肯定帮。”

臭棋周眼睛布满血丝说了起来,原来周母上个月突然在家里晕倒了,送去医院后被查出患了癌症,必须马上动手术,但周家一分钱也拿不出来,原因是家里的积蓄全给臭棋周的弟弟买工作了。

臭棋周的弟弟毕业之后一直在家里找不到工作,眼看着就要被动员去上山下乡当知青,同母不舍得,于是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又跟亲戚借了不少钱,终于在冷冻厂给臭棋同的弟弟找了份工作。

谁知欠亲戚的钱还没还完,周母就病倒了,还是这么要命的病,臭棋周把能借的亲戚都借了个遍,实在没办法才找到常明松这里来。

他红着眼睛说:“松哥,我实在没有办法了,我也想过把工作卖掉,但我妈不肯,而且没了工作,我们一家老小只能等着喝西北风。”

他妻子在中医馆当学徒,不仅没有工资,还要时不时孝敬师父,而他弟才刚进厂,工资拿的是最低档的,根本养不起一家子老小,若是让他弟把工作卖了,那问题就回到了起点,他弟得去下乡当知青。

常明松道:“周婶说得没错,不能卖工作,卖工作就等于杀鸡取卵,你那边现在还差多少钱?”

臭棋周哽咽道:“还差四百元多。”

常明松倒吸一口凉气,接着又抱歉道:“我只有一百左右的存款,再多的就没了,之前结婚用了不少钱,后来孩子出生后身体一直不好......”

臭棋周点头:“松哥我明白的,如今能筹一点是一点,松哥你放心,一旦有钱我们会立即还你!”

常明松拍拍他的肩膀:“说的什么胡话,你的人品难道我还信不过吗?”

这时候,李兰之抱着常小满回来,看到家里多了两个人愣了一下。

臭棋同她见过,但没见过他的妻子。

常明松给两人做了介绍,李兰之跟他们打了个招呼,让常明松把家里的果脯拿出来招待人,然后就抱着常小满进屋去了。

常小满越大越难带,天天要抱着去大院门口看人流,还得一边看一边摇晃,她两只胳膊酸得快抬不起来了。

汪玲看着她走进卧室,眼底闪过大大的震惊。

刚把常小满放到小床里,常明松就走了进来,还把卧室门虚虚关上。

“兰之…………………我想跟你商量点事。”

李兰之没回头,给儿子肚子盖上被单说:“什么事?”

常明松搓着手,支吾说道:“那个………………有成的抚恤金……………能不能借给志强家里救急?”

李兰之听到这话,下意识皱了下眉头:“周兄弟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抚恤金我答应过飞鱼她爷爷,要留给飞鱼读书和将来的嫁妆。”

常明松点头:“我知道,要不是事出紧急,我也不好意思跟你开口,周婶被诊断出中晚期癌症,如果不马上动手术,只怕熬不过半年........我母亲走得早,周婶待我跟亲生儿子没两样,我们结婚时,志强出钱出力,他的人品你可以完全放心,至于

飞鱼的嫁妆你也不用担心,虽然我不是她亲爸,但将来常美和常欢两姐妹有的,她都会有,我绝对不会亏待她。”

李兰之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叹气道:“借钱可以,但得写借条。”

周志强为人的确不错,之前他们结婚,他找工友帮忙申请买喜糖,来家里喝酒时又给他们包了个大红包,再到后来常小满满月,他又提着大包小包上门,又是奶粉又是麦乳精的。

要是换成其他人,这钱她肯定不会借。

常明松还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才能说服李兰之,没想到她这么容易就答应了,高兴得他上前抱着李兰的脸亲了一口:“谢谢你兰之。”

李兰之脸闹得通红,将他推开道:“别闹,我去拿钱。”

拿到钱后,常明松也没给自己邀功,直接把钱的来历说明白了:“这钱是你嫂子前面那位的抚恤金,原本是要留给孩子读书和以后嫁人用的,如今知道你家有难,先拿出来给你们用,你要谢谢你嫂子。”

臭棋周感动眼泪直流,跪下去给李兰之磕了个头说:“嫂子的大恩大我周志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李兰之没想到他会给自己磕头,让他赶紧起来。

等出了常家好远,臭棋周还一直念叨着李兰之的好,回头却看到妻子一脸恍惚:“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从刚才开始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汪玲回过神来,小心翼翼问道:“你之前说,松哥的妻子结婚一个月就怀孕了?”

臭棋同点头:“对,前嫂子走后,松哥一个人带着两个女儿这么多年,实属不容易,如今娶了嫂子这么好的女人,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嫂子的为人真没话说,这么多抚恤金说借就借,以后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报答嫂子。”

听到这话,到嘴边的话被汪玲给咽了回去,迟疑地点了点头道:“好。”

***

春去夏来,天气一天天热了起来。

暮色四合,十八栋树荫下摆满了竹床,朱六叔坐在竹床上,摆弄着他那台破收音机,捶了两下,收音机发出沙沙的声音,过了一会儿终于连接上信号了。

一个悦耳的女音从收音机里传出来:“从去年十一月份到今年五月上旬,全市没下过一场透雨,受旱面积达到了一百多万亩......政府决定在部分地区使用催雨弹进行人工降雨......”

听到这消息,周围的人顿时欢呼了起来。

朱六婶手里摇着蒲扇道:“人工降雨好啊,早该这么做了,要是再干旱下去,今年的水果收成肯定要受影响。”

水果收成受影响,直接也会影响到的罐头厂的工作,因此整个大院的人都十分关心这次的旱情。

苏奶奶感叹道:“我们国家如今也是越来越强大了,以前遇到干旱,哪有什么人工降雨,只能收拾包袱逃荒。”

林飞鱼听到这话,好奇问道:“苏奶奶,您以前逃荒过吗?”

苏奶奶点头:“当然,以前的人可苦了,打战要逃跑,干旱发洪水要逃荒,哪像你们这一代人,不用每天担惊受怕,还能经常吃到肉,你们比我们那时候可是幸福多了。”

听到苏奶奶的话,大人们纷纷点头,然后开始忆苦思甜。

孩子们对这话题不感兴趣,听了一会儿去旁边玩跳格子了。

人工降雨从市区开始,郊区没那么快轮上。

因为水库缺水了,自来水管没水出,大院唯一的一口井水也快干涸了,为了缓解居民的用水问题,郊区政府让人定点开水车过来,每到这个时候,各个大院的人就会蜂拥而出,提着大桶小桶去排队接水。

这天,常明松和李兰之两人手里提着两个桶,准备去排队等水车过来,他吩咐几个孩子照看好弟弟。

两人前脚刚走,后脚陶建伟就带着他堂哥打上门来。

陶建伟像只好斗的公鸡一样挺着胸,嚷嚷道:“常美、常欢,你们给老子出来!”

常美走出去,扫过眼前几人,问道:“手下败将,你想怎么样?”

陶建伟一张脸顿时气得通红:“我堂哥说要跟你单挑!你敢不敢?”

常美说:“如果你们想找死,那我随时奉陪。”

陶建伟堂哥从鼻孔哼道:“口气不小,你等会最好别哭。”

常欢不想去,但陶建伟不让她走,拉着她一起走了。

陶建伟的堂哥看着比常美年纪要大,身边还跟着两个社会青年,她担心常美和常欢会吃亏,于是跟常静道:“我去告诉大人,你看着弟弟。”

常静点头。

林飞鱼刚走没多久,常静就发现楼下朱家起火了。

大人们都去接水了,朱家没人在,常静连忙拿起扫把下去扑火,好在火势并不大,一会儿就被扑灭了。

只是等她重新回到楼上,却发现常小满不见了。

常静把两边的屋子都找了个遍,都没有看到常小满,常小满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

她全身控制不住?抖了起来,下颌抖得好像要掉下去一样。

常本华提着两个空桶从七栋跑下楼时,就看到两个陌生的年轻小伙子慌慌张张从她旁边跑过去,手里还抱着一个小孩。

她本来没认出来,但那小孩一哭,她立即就认出来了,是常小满的哭声。

这两人她从来没见过,又鬼鬼祟祟的样子,常本华一下子就想到了人贩子,她本来要大声喊人,可嘴巴张开的那一刻,一个念头跳进她脑海里??

常小满被拐走,对她百利而无一害。

一来她一直觉得常小满不是她大哥的孩子,只是她找不到证据,如果常小满被拐走了,她大哥以后就不用替人养孩子。

二来是如果李兰之后面一直生不出儿子的话,那常家的家产以后就只能留给她儿子。

最后是,因为常家孩子太多了,她一直担心李兰之会把常静还给她,如果常小满被拐走,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

想到这,她闭上了嘴巴,装作没看到直接往排队的方向跑去。

常明松听到陶建伟带人上家来,也担心会闹出事,于是把桶给李兰之,他跟着林飞鱼回去。

结果走到半路,就看到常静苍白着跑过来??

“爸爸,弟弟……………弟弟不见了......”

常明松被她的样子给吓了一跳:“把眼泪擦干再说话,弟弟怎么了?”

常静抖得几乎晕过去:“楼下朱奶奶家起火了,我我我去扑火,回去弟弟......不见了......都是我害的......”

说完常静晕了过去,常明松吓了一跳,蹲下去给她掐人中,好不容易人醒过来,常静却被吓得不会说话了。

常明松把人交给林飞鱼,然后自己飞奔跑回家,全家上上下下,连床底都找遍了,都没有找到常小满的踪影。

他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脸色煞白。

很快,大院的人都知道常小满不见了。

大院的人见状立即放弃排队,都帮忙寻找起常小满。

但常小满刚满十一个月,因为身子太弱还没学会走路,这样一个小孩,他能跑到哪里去?

李兰之像疯了一般,疯狂地喊着常小满的名字,但大家几乎把整个大院都掀翻过来,就是没有找到常小满。

朱六婶说:“这事不对劲,我看最好还是去派出所走一趟。”

公安同志很快过来,专业人士就是不一样。

公安同志很快就循着蛛丝马迹找到了背后主使人??陶建伟的堂哥。

原来陶建伟去年被常美打了一顿后一直怀恨在心,他把这事告诉他堂哥,还把常家有一笔很丰厚抚恤金的事情也说了出去。

陶建伟的堂哥是初三的学生,在外头交了几个混混朋友,最近几个混混手头比较紧,听到抚恤金的事情,一合计便想出了一个来钱的方法??绑架常小满,让常家交赎金。

于是两伙人兵分两路,陶建伟和他堂哥引开常美和常欢,林飞鱼去报告大人,这时候家里就剩下常静一个人,接着两个混混在朱家点火,趁着常静下来扑火时,他们两人把常小满抱走。

李兰之听到这话后,扑上去对着陶建伟堂哥就是一顿扇:“你把孩子还给我!你把孩子还给我!”

公安同志虽然于心不忍,但还是让常明松赶紧把人拉开,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把人救回来。

常明松上前抱住李兰之,嘴里说着:“别这样,你别这样。”

公安同志把双颊红肿的堂哥带走,让他带路去找常小满。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原以为很快就能把人找回来,可直到天完全黑了还没有消息。

李兰之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往外走:“不行,我要去派出所问问,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小满?”

就在这时,一个公安同志走了进来,眉头紧蹙,声音低沉道:“孩子找到了,你们......跟我去一趟医院。”

李兰之眼睛顿时亮起来:“孩子找到了?真的找到了?好好,我现在就跟你去。”

常明松更理智一点,一下子就看听出了不对劲:“同志,孩子怎么会在医院?是不是孩子受伤了?”

李兰之听到这话才反应过来,抓着公安同志的手颜着唇问道:“同志,我孩子怎么了?他哪里受伤了?”

公安同志没法跟她直视,撤过脸说:“孩子找到时已经断气了,我们把人送去医院抢救,但......实在很抱歉...

李兰之呆呆看着他,一动不动。

常明松在她脸上又看到了林有成出事时的样子,他心里一痛,上去抱住她。

李兰之却把他推开,声音又尖又利:“不……..……我的孩子不会死的!”

她跑了出去,因太着急,一脚踢在门槛上,鞋子掉了一只也顾不上回头捡。

常明松捡起鞋追出去:“兰之......”

公安同志和朱六婶等人也追出去。

章沁注意到门槛上的血迹,心一阵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