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上。
唐之未催促司机快一点。
司机看了眼后视镜,一脚油门踩到底。
这年头男人女人都看脸,小姑娘长得文静漂亮,去的地方又是医院,多半是亲人不行了,否则大过节的怎么会往医院跑。
除夕的大街上,几乎没有人。
二十分钟,车就到了医院门口。
唐之未扫码付了车费,拎起布包就往住院处跑,她在住院处呆不到十分钟,赶紧坐地铁回家。
门打开,电视里正播着春节联欢晚会。
唐之未脱下羽绒服,挂在衣架上,走到厨房,从后面环住了自家老爸。
“回来了,赶紧洗手,吃晚饭了。”
“妈很好,她说饺子很香。”
唐岐令围着围裙,一手拿着铲刀。jieshengit
“芹菜猪肉馅的,能不香吗,你妈最爱吃。行了,去摆碗筷,菜马上就好了。”
“喝点?”
“必须喝点。”
唐岐令看着女儿背影,又喊:“别倒多了,二两就行,明儿上午我还有个学生要来补课。”
年初一补课?
唐之未回头瞅了眼厨房,低低“嗯”一声。
妈是在六年前的一次编排时,突发脑溢血倒下的,虽然是抢救过来了,但也成了植物人。
当时她才十四岁。
妈原本是电影学院的形体老师,年轻的时候还是个小有名气的舞蹈家。
这六年,学校承担了大部分的医疗费用,还有一小部分家属掏。
老唐是个高中数学老师,那点工资仅仅够父女二人生活无忧。
为了多赚点钱,他周末和假期就给学生补课。
爸教书很有一套,对学生也认真负责,钱是赚得多了,但也累,周末一天站八个小时,上四堂课,嗓子都哑了。
几分钟后,父女两人坐上饭桌,五菜一汤,很是丰盛。
小酒盅先一碰,各自先干一杯。
喝酒这种事情,有遗传,唐岐令是半斤白酒的量,唐之未也是。
两人一边吃,一边聊,菜都进了唐之未的肚子。
唐岐令因为老婆职业的原因,晚上吃得很少,说是要养生呢。
“目前拿到了几个学校的通知?”唐岐令问。
“两个。”
唐之未:“一个美国的纽大,一个英国的华威,都可以给我奖学金。”
她今年二十二,大四,b大数学系,对她而言最好的发展方向是去国外读研,读博。
进,可做研究;
退,可以去大学教书。
唐岐令不太满意,“你的水平,应该能拿到更好的通知,斯坦福呢,没消息吗?”
唐之未咬着筷子,“有,但不给我奖学金,我不打算去。”
唐岐令看着女儿,把杯子里的酒一口干完,然后走进卧室,拿出来一张银行卡。
“这里有一百万,去斯坦福。”
唐岐令坐下来,“剩下的,爸再挣。”
“爸,何必呢,学校都一样……”
“谁说学校都一样?别拿这个来糊弄我。”
唐岐令伸手指指女儿,“不要担心钱的事,你爹才刚刚五十,还能再干十年。我这种人才,退休后都能发光发热。”
唐之未撇嘴,“爸,不带这么夸自己的。”
“要不是人才,怎么能生出你这么个小天才来?”
这是大实话。
唐之未在数学上的天赋打小就有,高考都没有参加,直接走的竞赛进的b大。
唐岐令给自己盛了一碗汤,“未未,一个人在学习上的投资才是最值得的,不要心疼钱。”
“我心疼我爸。”
唐之未戳着碗里的饭,“一辈子被两个女人拖累,我妈是大拖累,我是小拖累。”
唐之未其实偷偷问过医生,问她妈醒来的概率有多少。
医生说是百分之五。
她学数学的,知道百分之五在医学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基本上没有可能。
她劝过唐老师,把管子拔了吧,这样妈不受罪,他也不受罪。
唐老师不同意,而且一提这个问题就点炮,会炸。
后来她才知道,妈妈在年轻的时候漂亮呢,追得人也多,好几个富二代,官二代。
唐老师除了人聪明点,长得精神点,别的条件差强人意,妈偏偏就看中了唐老师。
“拖累个屁,你妈年轻的时候都没嫌弃我。”
唐老师喝完汤,把碗一放,手指在女儿头上一敲,“小拖累,记得洗碗啊。”
“噢!”
唐之未揉着脑袋,轻轻应一声。
妈的,小品就小品,煽什么情,害得鼻子酸酸的。
……
刷好完,唐之未把银行卡放进床头柜。
床头柜里,还有一张银行卡,这是她的,这里面有十万。
一部分是她打小参加竞赛的奖金,一部分是这六年做家教赚的钱,还有部分是长辈给的压岁钱。
一分都舍不得乱花,都存在这张卡上呢。
一百一十万,两年硕士肯定不够,再说了,她把家里的钱都拿走了,妈妈怎么办?
烦!
微信提示音,是林韵的消息。
“到家了没有?”
“到了。”
“你妈怎么样?”
“老样子。”
“你快去看唐宁微博啊。”
“不看。”
“他的新剧要海选女主了,操,姑奶奶没资格,他只要在校学生。”
“同情。”
“别光同情啊,来点实质的安慰,身份证,学生证借我用一下。”
“不行。
“唐之未,你还是不是人,我觉得这是我走向影后的最后一条路,你不能见死不救。”
“不救。”
唐之未摇摇头。
林韵,唐之未的表姐,二十六,一个长得漂亮,但脑子不太好的体制内二代。
人生梦想是做大明星,本职工作是图书管理员,兼任网剧,烂片的女三、女四。
两个小时之前,她用两千块钱的红包,逼着唐之未去什么会所参加了一场什么趴,还说这是她走红的唯一的道路。
之所以叫上唐之未,是听说那个什么趴,来了好多国外的资方,那妞的英语只会勾搭男人。
结果资方没找着,陆时没找着,找着了一堆男妖精,女妖精。
唐之未把手机扔一边,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敲代码。
大四几乎没有什么课程,她在帮老师做一个程序,前面自己申请学校的时候,老师给她写了推荐信。
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二点钟,手机忽然不停地亮屏,各种祝福消息发进来。
第一条掐着点进来的,不用想,也知道是赵文。
“新年快乐,师妹,九月,我在纽约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