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体能测试以顾云的晕倒而告终。
罗振海着急忙慌地叫停测试,背着顾云飞快往医务室里跑。
好在送过去及时,医生说是运动过度,缺氧导致的,立即给顾云挂了葡萄糖。
这一出意外情况闹得罗振海心里七上八下,他站在病床前看着病床上面色惨白的人,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直到半个多钟头后,晕厥的顾云慢慢转醒,医生表示并无大碍,罗振海一颗心才终于放下来。
吓死他了。
这要是测试训练出了什么意外情况,该怎么和人家里交代啊!
到时候恐怕不只不能和人家里交代,也无法向学校交代,更无法向社会交代!
市三中的少年班成立第一天,学生因为过度训练发生意外,这样的消息传出去,会在社会上引起怎样的轰动?
罗振海不敢细想。
一想他就头皮发麻。
不行,这事得赶紧和郑教授商量。
叮嘱医生几句之后,罗振海连忙回到办公室,拨了郑洋的号码,报告刚才发生的情况。
“郑教授您瞧,接下来还要继续测试吗?我怕再发生什么意外,不敢私自拿主意了,明天要不要按着原来的规划继续安排测试,我得先问问您的意见。”
接到电话的郑洋明显一愣。
“你是说,顾云跑步晕倒了?"
头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郑洋心里很是纳闷。
“罗主任,你把规则讲清楚了吗,有没有和学生们表明跑不动可以不用跑, 用走的也行?"
以为对方在问责,罗振海心里叫屈,拍着大腿直喊冤:“我说了的,我都说了啊!实在跑不动可以不跑,用走的也行,不信您随便问问其他学生,我真没逼着他们一定要跑完,我......”
“罗主任,我没有责怪的意思。”郑教授安抚电话那头情绪激动的人,“我只是好奇,既然你都已经把规则讲清楚,怎么还有这样把自己跑到晕倒的学生?"
郑洋觉得这事不可思议。
“罗主任,你能具体聊聊当时的情况吗?算了,电话里聊不太方便,我现在直接过去。”
挂断电话,不到二十分钟,开着小车的郑洋到达市三中校门口。
他先路过医务室查看一下顾云的情况,见人没有大碍,才赶到罗主任的办公室,开始继续刚才在电话里未完的话题。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罗主任一边说着,一边习惯性要给对方倒茶,想到对方不喝,他从桌子底下掏出一瓶矿泉水,递过去。
“郑教授,当时其实也有很多学生放弃跑步,有的孩子慢慢在跑道上走着,有的孩子干脆歇下来不跑了,喻子晋甚至早就躲在角落里偷偷喝水去了,只有林小堂还在坚持。”
“可是林小堂她不累啊,我远远瞧着,她跟个没事人一样,脸不红气不喘的,硬生生跑了一个钟头,没见她停下来歇一会。”
“顾云和林小堂不同,顾云累得满头大汗,脚步都是虚的,她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气,看得出双腿能继续前进,全靠她一口气吊着,我当时就预感不妙,觉得这孩子太执着了。”
“原本按着您的意思,这种测试我不能干涉,但我看她状态实在不对劲,怕出事,想上去制止来着,谁知道还没走过去呢,人就晕了。”
罗振海至今还能回想起听到有人晕倒时,那一瞬间心脏紧缩的疼痛。
他也很是想不通,“我不知道顾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看林小堂一直在前面跑,所以不肯认输,才一定要坚持?”
这一反问问在郑洋心坎上。
一般来讲,小孩子没有这么强的意志力,在明显支撑不下去的时候,适时的放弃才是大部分小孩子会做出的选择。
这样体能测试只是测测学生们的耐力,谁能想到还有人会宁愿把自己跑晕也要坚持下去呢?
林小堂能坚持是因为她身体状况好,跑下去不吃力,可顾云明明虚得不行,为什么非得把自己逼到极致?
这项测试也并没有规定一定要跑多长时间,也没有规定一定要跑多远,甚至事后也不会有第一名第二名的排序,顾云这样坚持的动力是什么?
难不成真如罗主任所说,因为林小堂在前面?
郑洋犹豫了。
不管是哪种原因,这样违抗天性,完全不顾身体情况的坚持,在他看来十分不可取。
诚然,顾云的智力很高,成绩优异,但她的心理状态似乎并不健康。
很可惜,国内的心理健康辅助这一块并没有发展起来,没法带着顾云去做心理疏导。
“罗主任,顾云在其他方面表现得怎么样?”
一听这话,罗振海整颗心立即揪起来。
什么意思,难道郑教授想淘汰顾云吗?不然为什么要问其他方面的表现?
“我看了一下,在其他方面,顾云表现得都很好。”
“宿舍的床铺被子整理得很齐整,洗漱用具有条不紊地摆放,也能自己清洗用餐工具,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遇到复杂的借书流程,并不慌张,很稳重地借了书。”
“总的来看,顾云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优秀,除了林小堂,她是做得最好的一位。”
郑洋沉默下来。
不自觉想起那日和林小堂一同前去见顾云二姐顾露的场景。
顾露那天泼辣不讲理的表现实在出乎他意料,顾云现在这样有些过于偏激执着的性格,和她的家庭是不是存在一些关联呢?
就算要把人留下来,看来之后也要好好和她的家庭沟通。
见他沉默,罗主任摸过保温杯,喝了一口热茶,觑着眼试探:“郑教授,您难道是想给顾云打上记号?”
打记号的同学都是可能不太适应集体生活,不适合在少年班发展的学生。
一周的测试之后,打上记号的学生会被送回原来的学校。
罗主任不太确定郑教授是个什么样的心理,只得拿话探郑教授的虚实。
郑洋没接话。
他沉默片刻,才缓缓道:“继续观察吧。”
“好嘞。”罗主任心里有了数,又问:“那明天的活动,还按照之前规划的那样进行吗?”
“当然。”郑教授没打算放弃,那些活动并不是会出现极端情况的活动,“不过,你得多留意顾云。”
哪怕活动并不极端,碰上极端的人,恐怕也会生出事端。
这事敲定之后,郑洋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他还有其他工作上的事情要忙,打算离开。
临走之前,他叮嘱罗主任:“还有一点,如果顾云下一次再出现这样的情况,直接打上记号。”
罗主任一愣,点头应下,“好。”
从市三中出来,郑洋开车回到教育局。
人刚踏进办公室,同事立即给他传达消息:“你姐刚才来电话了,我说你不在,她让你下班后有空给她回个电话。”
“好,谢谢。”
郑洋回到工位,开始拨号。
他并不常常使用办公电话与家人联系,谈私事,不过这次他姐主动打电话过来,他怕有急事,也顾不上那么多。
拨了号,对面接通之后,传来郑白梅关怀的声音:“在上班吧?应该挺忙的,说了你下班后有空再回电话,怎么现在就回了?”
“忙不忙的也不差你这三五分钟,说吧姐,打电话过来有什么事吗?还是又出现新的问题了?”郑洋声音里透出一丝担忧。
郑白梅立即否认,“你别多想,没什么新的问题,我打电话过来是想问问市三中少年班的情况。”
“现在不是已经开学了么,大家都正式上课了吗?我是在想,星阑晚了一周过去,会不会跟不上进度啊?”
原来是在担心这个问题啊。
郑洋闻言,轻笑。
“姐,你这么不相信你儿子的实力?”
“我不是不相信啊。”郑白梅赶紧解释,“我这不是担忧么,你想想少年班都是智力高的孩子,你们制定的课程和其他普通中学的课程又不太一样,我怕星阑晚去会错过进度。”
郑洋无奈。
“首先,以星?的实力,耽误一周并不会出现赶不上的情况,其次,这一周在进行一些测试,测试这些同学能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所以你别担忧星会赶不上进度。”
“是吗?”郑白梅一听,更加担忧了,“我觉得星阑很有必要参加这项测试,我看他不太能适应集体生活的样子。”
阙星阑平时多孤傲啊,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连个同龄朋友都没有,能适应集体生活?
亲妈郑白梅对此打上问号。
“可惜了可惜了,要不是护照被扣住,星阑就能参加这项测试了。”
郑白梅很是惋惜:“那星阑回去之后,还会有测试吗?”
“放心吧,有的。”郑洋安慰她,“别以为他晚来就能逃过测试,他晚来的压力更大,到时候直接和大家一起生活,在生活中对他进行测试,他需要比其他小朋友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
听到这里,郑白梅才落心。
那就好,有测试就好,不然真怕星阑不适应。
“等等,要是星?真的不适应呢?”郑白梅心里突然冒出一股疑问,“万一星阑不适应集体生活,是不是不能继续在少年班读书?”
“是。”郑洋毫不留情地肯定。
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证明这个年龄段还无法接受这样的模式,最好的选择是回到原来的模式。
哪怕是他的小外甥,也不例外。
“那现在有学生被证明不太适合这种集体模式吗?”郑白梅比较关心这个问题,“我刚才打电话过来,你同事说你去市三中了,是不是有什么情况?”
“嗯,有个学生在体能测试中晕倒了,是......”
后面的话还没说出口,郑洋听见话筒那边传来一阵??的声音。
片刻后,对面换了人。
“舅舅。”阙星阑叫唤一声,直入主题:“谁晕倒了?"
郑洋望着话筒,怔了一怔。
小外甥什么时候这么喜欢关心闲事了?
难不成他以为,晕倒的人是......
“是顾云,顾云晕倒了,不过问题不大,已经恢复。”
回过味来的郑洋轻笑,揶揄电话那头的小外甥,“我从前没发觉你竟然这样有爱心,这样懂得关怀别人。”
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