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少年班要开始招生了。”
之后有得忙咯。
一周后,期末考试结束。
林小堂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直奔回家。
一回家,大嫂韦骊娟和二姐林二玉端正坐着,似乎专门等她回来。
林小堂脚步一顿,“怎么了?”
“哎呀小堂,你回来啦。”韦骊娟热情朝她招招手,从兜里摸出一张信封,“快来快来,你大哥又寄信过来了,你来念一念。”
瞎,原来是大哥来信了,她还以为家里又出了什么事。
林小堂飞快接过信封,三两下拆开,正要从里面掏信,小手伸进去,却掏出一张100块的纸币。
纸币是红色的,一面印着一座高楼大厦、左右两只狮子,一面正中间印着“One Hundred Dollars”、顶上一行中文字,写着汇丰银行。
虽然和内地的纸币有所不同,但一眼能看出这是钱。
三人同时呆了。
林二玉最先反应过来,惊喜道:“大哥真讲信用,说让他寄钱,他还真寄钱了!”
说完抢过林小堂手中的港币,摊开来反复观看。
“果然,港城果然遍地都是钱,你们大哥去了都能挣到钱,说明那地方真的能挣钱。”韦骊娟对港城的刻板印象愈发严重,她也凑到林二玉身边,不停观看那张港币。
“对了,这一百块钱港币能换成多少人民币啊?”韦骊娟心里好奇,下意识看向林小堂讨答案。
林小堂摇头。
这个年代的钱比后来的钱值钱多了,她也不太清楚现在是什么样的汇率。
“改天去外汇局兑换一下就知道了,咱们先看信吧。”
经这一提醒,林二玉将手中的港币递给韦骊娟,两人坐下来,眼巴巴望向林小堂。
林小堂凑着窗户外面透进来的日光,仔细分辨信上龙飞凤舞的字迹。
依稀判断出其中内容。
原来他大哥已经找到工作,在一家餐馆做大厨,月薪两千五。
工作才刚刚开始,老板人不错,预支给他半个月的工资,他急着显摆,放了一百块钱在信封里。
本来想多放几张,又怕信封弄丢,不保险,想着等有空的时候再去邮局汇钱。
这工作还挺好,唯一不足就是没有太多空余时间,他说他写信都是趁着晚上睡觉前偷偷摸摸写的,也没时间去寄信,让一个同事顺带给寄的。
讲完自身情况,接下来又是一顿老生常谈,开始询问家里人的情况。
无非就是大家身体好不好,家里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三弟和小妹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最后在信的末尾又重申一遍,等他工作安定下来,要把一家人都接过去。
“算了,接不接过去的不要紧,努力赚钱就行。”听完整封信的韦骊娟最关注的是月工资,“你大哥真说他有两千五的月工资?"
“是,大哥是这么说的。”林小堂指着信中的地方给韦骊娟瞧。
韦骊娟的学历不高,但数字还是认识的,她面上一喜,心里开始琢磨,一个月两千五,一年那不是三万块钱?
天呐天呐,林大金一年居然能挣三万块!
光是想想,韦丽娟都要高兴得发晕。
仿佛瞧见以后的好日子在朝她招手,韦骊娟当即放言:“咱们今天晚上奢侈一回,下馆子怎么样?”
“好!”
“好!”
一呼百应,全家人通过。
“等等,等三满回来,咱们一起去。”韦骊娟收起那张红色的港币,又从兜里掏出两块钱,递给林二玉,“去买两包糖回来。”
“为啥?”林二玉接过,很是好奇,“家里没糖啦?”
“不是,你去买两包糖,送到秀敏家去。你前些天在她家里大吵一回,弄得人家家庭矛盾加深,是不是该给人家赔个礼?”
“我不去。”林二玉不乐意了,把钱往韦骊娟口袋一塞。
“明明是顾露先开口骂人,怎么还让我去给她道歉呢?没这个理。”
“我不是让你去给顾露道歉,”韦骊娟扯扯她衣袖,“我是让你给秀敏去道歉,你说你这么一闹,考虑过她在顾家的处境没?"
“人毕竟是顾露的大嫂,你这么一弄,顾露不得对秀敏生出许多不满来?不管怎样,那天把人骂得狗血淋头的人是你,你出了气,也该考虑考虑其他人啊。”
林玉不为所动。
在她看来,给辛秀敏低头就是在给顾家低头,相当于是给顾露低头,她才不干。
眼看劝不动人,韦骊娟退一步。
“这样吧,糖我去买,我去送,但你要跟着我一起去,我也不让你说什么赔礼道歉的话,话都由我来说,你就站在一旁,行不?”
林玉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两人一起出门,独留林小堂在家。
她捏着信,还没从大哥林大金在港城找到稳定工作的喜悦中缓过神来。
看来大哥比她想象中靠谱一点。
不过......大哥信中怎么一直没提那件古董宝贝的事情呢?
是按着她的意见先摸清环境再处理,还是忘了这一回事?
林小堂从书包中掏出纸张,铺在桌上,准备写回信。
写着写着,慢慢入神,一阵响亮的敲门声将她拉回现实。
以为是大嫂她们回来,林小堂搁下笔,飞快跑去开门。
门一拉开,却瞧见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
“郑教授?”
林小堂惊了。
郑教授怎么突然来家里找她啊?
看着面前住的小姑娘,郑洋轻笑,“怎么,不请我进去坐坐?”
“请进请进。”林小堂纳闷地将人请进来,快速过桌上放着的纸和笔,塞进书包中,去橱柜找茶杯,准备给郑教授泡茶。
“别忙活了,我不喝。”郑洋制止她,“我今天来是有件重要事情需要和你商量,你家里就你一个人吗,没有家长在?"
什么事情需要有家长在场啊?
“她们不巧刚才都出去了。”
林小堂心里没底,搬了一把椅子请人坐下,“郑教授,能说说需要和我商量的事情,是好事还是坏事吗?”
“当然是好事。”
“哦。”林小堂长长舒了一口气,又听得郑教授补充:“不过也不一定。”
林小堂:“......”
“那您就别大喘气,干脆直说了吧,要和我商量啥事?”
郑洋也不是个喜欢兜圈子的人,眼看人家小姑娘比他还直接,他直入主题:“你听说过市三中要建立少年班的消息吗?”
林小堂想了想,“没听说过。”
郑洋噎住。
他抬眸望向面前一张天真无邪脸庞的小姑娘,“你真没听说过?”
“没有。”
“好吧。”果然之前保密工作做得太好,郑洋咳了咳,“我简单跟你讲讲现在的情况。’
于是在郑教授的讲述中,林小堂了解到市三中创建的少年班的情况。
市三中这个少年班是想通过招来一些早慧的孩子,用特殊的教育方式培养,缩短学习时间,提前让学生们参加高考。
不过进入这个市三中少年班也需要测试。
原本市三中少年班招生是定在明年,考虑到一些学生会有不适应的问题,学校领导商量后,决定提前一个学期招生。
用一个学期来测试学生们能不能跟上学习进度,不能适应这种特殊教学方式的学生,会被退回到原来的学校中,能适应的学生才会被留下来。
留下来的学生将要在四年的时间内学习完小、中、高全部课程,然后参加高考,高考后达标的可以去中科大就读。
通俗点来讲,市三中少年班就是为中科大少年班输送人才的地方。
“所以,郑教授你这次过来,是想让我下学期进市三中的少年班?”
“当然。”
林小堂听完全程,思索着这条路可行。
毕竟以她现在的状况,真让她一级一级按着年级读下去,也是一件很煎熬的事情。
这一个学期混下来,她仿佛混了好几年,都要待?了,天天对着小学课本也忒无聊。
少年班大大缩短了她在小学、中学、高中的时间,是件好事。
Tit......
“去少年班有没有什么………………”
奖励二字还没说出口,郑洋已经心领神会地接话:“放心,包吃包住,还有奖金。”
他可不会重蹈汪副校长和罗主任的覆辙。
哇哦,待遇不错嘛!
林小堂眼睛一亮,“奖金能有多少?”
看着小财迷亮晶晶的双眼,郑洋没明说,只道:“放心,不会让你失望。”
果然,郑教授就是郑教授,多豪气啊。
既然他开了口,那奖金数量肯定不会太低。
林小堂心里喜滋滋的。
能一边读书一边挣钱什么的可太高兴了。
Tit......
“我还有点顾虑。”
“什么顾虑?”郑洋看着她,“你但说无妨,什么顾虑我都尽量替你解决。”
林小堂直言:“真要学四年吗?我觉得四年太长了。”
*B* : "......"
好家伙,四年都嫌长。
“你现在直接去参加高考得了。”
林小堂耸耸肩,“也不是不可以。”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