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星阑的突然出现把郑洋吓了一跳。
他猛地回想起小外甥当初提出要去电视台节目录制现场的要求,而当时的他分明是爽快应承了的,可惜工作太忙,一直没抽出时间。
这不,明天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忙呢。
“这周末吧,这周末我一定带你去,好不好?”郑洋斩钉截铁做出承诺。
得了承诺的阙星这才回房去,靠着枕头欣然入睡,一夜好梦。
第二天一早,在家吃过早餐,他背着书包上学时,在校门口遇见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早上好。”顾云站在不远处,笑着对他打招呼。
阙星阑一时愣住。
他记忆力很好,只在当时参观中科大交流会上见过顾云一面,却也能精准的在人群中认出这张陌生面孔。
当时的交流会上,顾云作为发言最流畅的人,侃侃而谈二十分钟,他听得都要昏昏欲睡。
那时他兴致缺缺,对这位口齿伶俐的同学没什么特殊印象,只觉得对方流利的表达之下藏着一股刻意感。
他没有发表任何感想,和这位同学并无交集。
所以,两人的关系理应熟络不到这种互相问候的地步。
可能是对方性格开朗,擅长社交?
但他偏偏从这声问候中又察觉出一股刻意感。
阙星阑没有接话,也没有报之以同样的问候,只微微颔首以示回应,迈着步子朝教室走去。
这样蜻蜓点水的态度分明表达了不愿深交的意图,顾云不傻,当即明白过来。
她站在原地,看着视线中阙星的背影渐渐走远,一张脸不知不觉沉下来。
看来上次交流会的表现并没有让阙星阑另眼相待,他对她没什么印象。
这可不是好事。
阙星阑这个人物她是一定要结交的,上次去参观中科大错失了机会,那她就得靠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
很显然,在校门口偶遇这一条路行不通。
阙星阑有他自己独特的一套为人处事的标准,强行挤进对方的生活恐怕行不通,太刻意的话只会引起他的反感,到时候弄巧成拙就得不偿失了。
看来还得借着别人的手出招。
顾云当即想出一个好主意。
周末前一天,放学前,她特意找到当初带着学生去参观中科大的那位带队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
“老师,我想组一个读书沙龙,每两周进行一次,由您主持,成员就是咱们当时那群参观过中科大的学生。”
“好啊。”带队老师欣然应允。
学校里很重视这些孩子,既然他们能自发组建这样的读书交流会,作为老师肯定是要大力支持的。
“但是地点设在哪里呢?”带队老师嘀咕。
这一点顾云早就考虑妥当,“老师,就用学校的活动室吧,不过周日闭校,要用活动室的话需要老师您去向学校申请一下。”
“这个没问题。”带队老师一口答应,“那什么时候开始?”
“下周吧,这周来不及,明天就是周末,我还没通知他们呢,等下周一上学的时候,我??去联络,不过......”顾云顿了顿,“有件事需要麻烦一下老师。”
“什么事?”带队老师关切地问,“你尽管说。”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顾云犹豫片刻,露出一副为难的模样,“当时阙星阑不是没和咱们一行人一起去参观中科大嘛,后来虽然咱们组了一个交流会,我看他兴趣不是很大的样子。”
“因为没有同游中科大的集体经历,我怕他没和大家建立这种集体感情,不太愿意参加,我也怕我面子太小,请不动他。”
“老师您面子大些,能不能麻烦您亲自找他做做工作?”
带队老师一愣,“也行啊,过两天我亲自找他谈谈话。”
“单单找他谈话恐怕不够。”顾云不太赞成地摇头,“老师,您应该也知道星阑喜欢独来独往,个性十足,要是您在学校里找他谈话,他以为是学校里布置的任务,肯定不乐意参加。”
“要不这样吧,明天我跟着老师您一起去他家家访,做做他家里人的工作,抛开在学校的环境,处在家里的他说不定更能容纳咱们的建议。”
“这样啊......”带队老师迟疑片刻,“也行吧,正好可以了解一下他上次没去参观中科大的原因。”
见带队老师点头答应,顾云心里一喜。
组建读书沙龙不是主要的目的,去星阑家里家访才是。
要想和阙星阑打好关系,单从这里下手太艰难,不如去接触一下他的家里人,走另一条迂回的路线。
“不过……………”顾云不忘给自己铺退路,“老师您能不能不要透露是我提出的这个想法,就说成是您的主意好不好?”
“好。”带队老师笑了笑,心想这学生心思还真细。
第二天一大早,本该是休息睡懒觉的日子,顾云早早起床,从衣柜里翻出最新的一套红色外套。
阙星阑的家境很不错,住在羊城有名的别墅区东三路,她穿上最新的外套,不是为了给星阑留下什么印象,而是为了给阙星阑的家人留下一道良好的第一印象。
跟着带队老师一路来到东三路,顾云心情莫名有些忐忑。
听说阙星阑的父亲是一位外交官,常年驻外,应该不在国内,家里大概只剩下他的母亲。
阙星的母亲是一位全职主妇,而且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全职主妇。
十几年前,能读得起书的女性不多,能上大学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可想而知阙星阑的母亲家境有多好。
关键是阙星阑还有一位很出名的在教育局任职的舅舅郑洋,当时她转调进入市一中附小还是人家郑教授经手批准的呢。
顾云不怕面对星阑。
毕竟对方智力再怎么高,也不过是个小孩子,作为成年人的她,在心智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与信心。
可面对阙星阑的家人就是另一副心态了。
何况还是如此优秀的家人。
顾云心里忐忑,越靠近别墅区,她越紧张,两只拳头不知不觉紧握。
等真正走到阙星阑家门前,她倒是释然了。
是啊,她现在只是个孩子,拿上辈子成年人的心智来应对与大人间的人际关系,已然是一种超越常人的优势,就像她上辈子平平无奇的智商,拿到现在足够当天才。
哪怕她真正做出不当的举动,对方也会念在她是小孩不会放在心上。
这么一想,顾云轻轻松了一口气,跟着带队老师一起迈进阙星阑家里。
出人意料,星阑不在。
郑教授也不在,家里只剩下阙星的母亲郑白梅。
郑白梅三十多岁的年纪,保养得当,看上去很年轻,笑起来嘴角一对梨涡,令人感到亲切且没有距离感,与她儿子冷漠的性格完全不同。
听到是老师来家访,她热情地招呼两人进门,吩咐家里阿姨,又是泡茶又是切水果,还端出不少进口零食招待。
带队老师寒暄两句,交代过来的目的,“我们是想办个读书沙龙,也就是读书交流会,每两周进行一次,大家各自分享自己两周内看的书以及感悟,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交流与思考的活动,希望阙星同学也能踊跃加入。
“好啊,我很支持。”郑白梅听完之后很是赞同,“等他回来我跟他转达一下,这么好的活动是该踊跃参加。”
难得学校老师这么重视,每次办活动都要特意邀请阙星阑,郑白梅也乐得让阙星阑出去交流。
这孩子,独来独往惯了,多参加集体活动也挺好。
一口答应下来的郑白梅不禁将目光转向老师身旁那个小小身影。
“你是......顾云吧?”她在报纸上看过顾云的照片。
“是。”顾云乖乖点头。
“这孩子,真乖。”郑白梅推了推桌上的零食,“别客气哈。”
顾云很是谦虚的摆手。
哟,还挺斯文。
郑白梅不断打量着面前瘦瘦小小的女孩。
以前只在报纸上或者郑洋口中听到过顾云的名字,如今见到真人,她忍不住露出好奇的目光,“听说你拿了不少竞赛奖,这脑袋瓜怎么这么聪明呢。”
“阿姨过奖了,论聪明,我离阙星?同学还差得远。”
顾云一番谦虚的论调听得郑白梅心里一愣。
这孩子说话……………怎么有一股成年人的圆滑,智力高超的孩子连情商也高吗?那怎么她儿子不像这样?
她儿子能搭理人都算是好态度了,压根不可能说出这种周全的话,她也想象不出她儿子说出这种恭维话的样子。
唉,这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距还真大。
瞧瞧,都是智商超群的孩子,人顾云说起话来和个小大人一样,她都怀疑是在和成年人打交道。
“听你这么说,我倒要不好意思了,星阑不爱参加竞赛,还真没拿过几次奖。”郑白梅也谦虚地回话。
“那是他不想参加,如果他参加,我恐怕没有获胜的机会。”
顾云这句是心里话,但在郑白梅听来,又是一阵恭维。
虽说听人夸自家儿子挺高兴的,但对方也是个厉害的获奖无数的小姑娘,对方越谦虚,她脸上愈发不好意思。
“你快别夸星?了,再下去我真不太好意思听了。”
察觉到对方不自在的情绪,顾云见好就收,话题自然而然转到当事人阙星阑身上,“阿姨,星阑同学今天周末没在家,是有事出去了吗?”
“嗯,和他舅舅一起出去的,我也不知道他们去哪了。”郑白梅无奈地摊手。
两人早晨神神秘秘地一起出门离开,只和她报备要出去,没说要去什么地方,她也没追问。
阙星阑的父亲常年驻外,没法陪同他一起成长,这是一种无可避免的遗憾,现在有郑洋在,时时能陪伴一些,也算是些微的弥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