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也,时也,势也。自己注定是做一个藩王的命。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尉迟汐瑾坐在厅中软榻之上,端庄大方,美丽动人。
元昊双手抱拳,道:“末将元昊参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尉迟汐瑾说:“清河王不必多礼,你我都是自家人。这些年有劳你在军旅行伍间辛苦操劳,为朝廷训练了一帮精兵悍将,保得大魏江山稳固。”
元昊简单回到:“太后说的哪里话,这都是末将应该做的。”
尉迟汐瑾点头,说:“不知道将军这次进宫有何要事?吃过饭了吗?”
元昊说:“末将刚才西山大营赶回,还没有吃过。”
尉迟汐瑾说:“既然这样,哀家正准备用膳,清河王就留下来一起吃吧。事情等会儿再说。”
元昊答:“谢太后。”
尉迟汐瑾便和元昊前去餐厅入座吃饭,元昊问:“怎么不见皇上和惠后两人?”jieshengit
尉迟汐瑾说:“他们两个上午就去了宫外,应该是去参加元叉在清凉山庄举办的宴会,一时回不来。我们还是先吃饭吧。”
元昊哦了一声便不再说什么。两人开始用膳。
尉迟汐瑾没想到最后陪自己过七夕节的人居然是清河王元昊,她对元昊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毕竟元昊这个人对大魏江山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个人很有能力、人品也十分不错。
当初自己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在一番综合考虑之下,没有安排元昊上位,对他心里还感到歉疚自责。因为在皇室子弟这群人当中,没有人比他更优秀更适合登基为帝。可是朝中一帮重臣不同意,她也没有办法。
尉迟汐瑾问元昊:“不知道和宫中相比,军中的饭食怎么样?清河王和将士们还吃得习惯吗?”
元昊放下碗筷说:“谢谢太后关心。军中的饭食虽然不能和宫中的膳食相比,但是每个月朝廷放给西山大营的军饷都很准时大方,包括粮草器械、时下的蚊帐,从来没有为难我们。军中的伙食有荤有素,干净可口,将士们都吃得很好,没有抱怨。我还要代将士们感谢太后和兵部官员们对我们部队的关心。”
尉迟汐瑾说:“那就好,现在是多事之秋,民间匪患不止,又有柔然侵犯边界。官员们也不团结,结党营私。日后需要仰仗将军的地方很多,还希望你到时不要推脱。”
元昊说:“只要太后用得着我的地方,开一句金口,我一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尉迟汐瑾说:“有将军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们还是先吃饭吧,不然饭菜就要凉了。今天是七夕佳节,清河王要喝些酒吗?”
元昊说:“也好。”
尉迟汐瑾便命一旁伺候的太监拿了一些宫中珍藏的佳酿来。
尉迟汐瑾自倒一杯酒,端起,对元昊嫣然一笑说:“清河王,皇婶敬你一杯。”
元昊看她笑靥如花,内心波澜不定,但是大风大浪都见过了,所以他稍微一晃神就连忙站起身,说:“微臣当不起,谢太后美意。”
尉迟汐瑾说:“都是一家人,清河王不用站起身,快请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