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糕点小小一碟,找共六块,每块都是两口便能吃完的正方。颜色一分为二,下半为雪白,是大米粉所制,上半则是墨绿,用的是绿豆和茶粉。
一白一绿,正合那句“霜雪见孤松”。
陶采女吃了一口,觉得清甜不?,目露笑意。
她是当下宫中年纪最小的嫔妃,得选只因家世出挑。去年大选入宫时她才十二岁,如今也才十三,尚不懂事,尚不能伴驾,只是先在宫里养着,学着规矩,以待来日侍君。
是以她当下每日只顾吃喝玩乐,十分逍遥。这会儿听凝姬说起腊八吃食,她很快有了主意:“凝姐姐这差事不难,民间腊八吃食可多着哩!”说着将剩下半块糕丢入口中,掰着指头数道,“单是我听爹爹提起过的,就还有腊八面、腊八豆腐、腊八
蒜,还有些地方要吃冰,这都是宫里不做的节俗。凝姬姐姐随意选上一样,都是新意!”
凝姬定神想想,摇头:“节俗都不错,可腊八粥是必然要有的,你说的这几样东西??腊八蒜其实算不得腊八的节令吃食,而是腊八才开始制作,况且宫人们恐怕会嫌味道重,当差不方便。腊八面、腊八豆腐倒合节令,但前者与粥同为主食,赏
做一顿饭就不像样子;后者我是知晓的,名为豆腐,实则更像豆干,制成后很需要些时间晾晒,这会儿以来不及备下了。’
陶氏歪头:“那吃冰呢?”
杨才人性子沉稳又细心,不由皱眉:“这倒不难,只是现下天寒地冻,本就易受凉生病。若因吃冰病倒一批,倒成咱们好心办错事了。”
陶氏皱了皱眉,闷闷不再言语。
褚美人若有所思:“才人说得很是。事关凝姐姐前程,咱们务必尽量周全。”
语毕她又想了一想,复又言道:“其实要我说,赏什么、合不合节令都在其次,只消能让宫人们都念姐姐的好,这差事便算办漂亮了。”
“嗯,这话不假。”凝姬点头赞同。
褚美人便笑起来:“既然如此,姐姐便容我托大充个行家??大家都晓得,我原是做过宫人的。于宫人们而言,得赏自是天大的喜事,只是赏与赏也有所不同。有腊八粥这样的吃食打牙祭自是不错,可这总归吃完便完了,没有也不碍什么事。
凝姬想了想:“你的意思是,宫人们更喜欢赏钱?”
“正是!”褚美人笑意更浓,“宫里处处都是使银子的地方,许多人尚有家人,那就更想攒些积蓄送回家去。所以还有什么比赏钱更实在的呢?哪怕每人只赏一钱碎银、几枚铜板,也是赏到心坎儿上了。”
这话听着倒与卫湘先前与琼芳所言不谋而合。
卫湘正用一枚五瓣花的模具制着桂花三红糕,听罢褚美人的话,不动声色地侧首看了眼凝姬,见她正自斟酌,便未急于出言。直至凝神情松动,缓缓点头道:“也是个法子,比起制那些吃食,赏钱也简单些。”
卫湘屏息,心下有些矛盾。
她原只想来做些简单走动,无意惹眼,但想此事关乎凝姬晋封,万一办砸了,凝姬必然怨恼。到时虽说罪不在她,可凝姬若知晓她原在永巷当差,觉得她应当通晓中道理,便不免结怨。
因而卫湘踌躇片刻,终是叹了声,摇头:“恐怕不妥。”
凝姬正静神细丝这事该如何操办,闻言一滞:“怎么呢?”
卫湘望向褚美人,笑意苦涩:“美人姐姐心善,但......想来姐姐是采选入宫的,出身也好些,因而不曾在永巷当过差?”
褚美人拧眉,点了点头:“是。我入宫曾在尚仪局待了三载,便去了御前。永巷怎么了,你且说说看?”
卫湘叹了一声:“比起御前与各宫的宫人,永巷各处的宫人是难见到什么主子的。是以御前与各宫行赏时,纵使也有管事贪婪,会从中抽水,但总不敢将人逼得太狠,以免有人冲到主子跟前告状,闹个鱼死网破,大半赏赐便还能落到宫人手里
头。可在永巷里,管事的才是宫人们头顶上的天。倘若赏的是吃食,管事们多谋那一口粥、一口饭也无用,就还乐得依例赏下去。可若是银钱,只怕不用管事们开口威逼,宫人们为了日子好过,自己就得乖乖将钱献上去了。’
这话说得凝姬脸色变了一变,褚美人亦是哑然:“竟有这等事!”
“是啊。”卫湘苦笑摇头,“诚然,若凝姐姐雷霆手段令管事们畏惧不敢挣这个钱,倒也使得。可那样又不免将手握一方权力的各处管事都得罪了,日后只怕也麻烦不断。”
宫里的势力盘根错节,明面上看着自是嫔妃比宫人们尊贵,可宫人若要暗地里坑人,法子也多得很呢!
陶采女脆生生道:“御媛姐姐说得是!我娘也说,不瞎不聋,不做家翁''。得凡家业大了,总有些事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可尽管,否则落不着好的!”
凝姬这般一想,已生出后怕:“如此,赏钱是断断使不得的了。”
褚美人面色讪讪,但也露出感激之色:“亏的有御媛妹妹,否则我们真要平白得罪人了。”
于是赏钱的打算只得作罢,众人又商讨一番,最后倒是话不大多的杨才人出了个主意。
因腊八之后过上半月便是小年,按民间习俗要祭灶,还要备些黏牙糊嘴的祭灶糖,糊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嘴甜”,在天公面前多言好话。杨才人便说可从腊八粥里匀出一小笔开支,备些灶糖赏下去,再每屋赐一幅灶王爷的画像下去供宫人们祭
拜。
这样无论灶糖还是画像,所费都不多,既能让宫人们好好过个节、多一份喜气,又不必在腊八粥上过于俭省,更不必怕事们压榨欺凌,一举多得。
这番主意一说,众人无不连连称好,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而后便再无什么正事,几人皆安心制点心、吃点心。
如此共度约莫一个时辰,各自带来的点心都已吃得差不多,三红糕也都差不多制好了。凝便又唤了宫人过来,将各人的三红糕都拿去小厨房,该蒸的蒸、该烤的烤。
再送回来时,蒸糕因糯米粉、茯苓粉发白的颜色褪去、烤制的有了香酥的外皮,颜色便都漂亮起来。卫湘做的那一份都是五瓣花形的蒸糕,掺了桂花,吃来清香;杨才人的只用了那三样主料与糯米粉,味道最是醇厚;凝姬所制的则是酥点,内
馅除了那“三红”外还添了核桃仁,便多一股脆香。
六人的糕点个有不同,一时间满屋都是暖甜的香味。
依照“品点小聚”一贯的规矩,这点心是拿回去自己吃的,宫人们取来食盒,凝姬却执起卫湘的手,声音软绵绵地耍赖:“仙女妹妹,这糕点我们换上半份吧!我只消想想这是位绝世美人做的,胃口都好一些!”
这话一时难免令卫湘忐忑,因吃食上总容易出事。但她转念想想,这小聚本是凝姬做东、食材尽是凝备的,连中途撤下去蒸制也是凝身边的宫人去办,便是真出什么事也难怪到她头上,就大方笑道:“好呀,我也想尝尝姐姐的核桃糕呢!”
两边的宫人闻言,不必她们再行吩咐,就去将点心分好装好了。
而后便是布置下一回的题,此番是该孟宝林出题,她四寸片刻,美眸一转,笑言:“今日得见御媛姐姐,我这满心满眼都是美人,便定个''看美人头上''②,如何?”
凝姬会神想想,莞尔:“这题有趣,也应景。”
做东者点头,题就定下来。众人又寒暄几句,就各自道别。因马上要入腊月,宫中事务繁忙,凝更要操办腊八与小年,下次“品点小聚”便直接约到了元月去,暂定是年初三。
卫湘退出柔华宫,不紧不慢地回临照宫去。路上她回思雅集上的一团和气,不由神情复杂,叹道:“我还道今日难免剑拔弩张,亦或至少暗潮汹涌、面和心不和,倒是想多了。”
“自是不会的了。”琼芳不及开口,积霖先行笑道,“娘子新晋得宠,旁人便是心有怨言也大可不必在面上显露,况且‘品点小聚''上的这几位一贯都是好相与的,不大招惹什么是非。”
“原是这样。”卫湘笑笑。
琼芳见已近晌午,轻声探问:“娘子可要去紫宸殿与陛下同用午膳?”
卫湘一怔,旋即想起皇帝晨起时对她说过,说她若等不及,可直接去紫宸殿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