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一直挤在江家这边,房间小,还容易吃不饱,倒不如去女方家里。
“别人都问我,说我娘家不是瞧着可以吗?怎么还让我三哥去当上门女婿。”江明心道,“这让我怎么说?”
“上门就上门了。”江二婶婶听到三儿子的分析,三儿子的岳父岳母以后会把家里的东西留给他们,这也不错。自家就这么一点东西,还要分给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不能分到多少东西,“长枫去给其他人做事情了?”
“做了。”江明心道,“还拿钱回来。做一天,拿一天的钱,钱还不少。”
要不然,江明心不可能不继续说,徐长枫不出去做别的事情,她就要一直说,唠叨到徐长枫的耳朵起茧子才行。
“我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我们不能吃咸菜萝卜。”江明心道,“上一次流产了,这一次,我们总得照顾好孩子。
好在她再一次怀孕,江明心原本还担心她跟前世那样流产后就迟迟怀不上孩子。男女夫妻之间,还是得有一个孩子,有孩子就不一样。没有孩子的话,夫妻之间很容易出问题的。
“是得养好身体。”江二婶婶道,“去医院生孩子的钱得准备好,别让你婆婆掐着钱。”
“我让长枫给我钱了。”江明心道,“在这一点上,不能马虎。要是我婆婆,她一定说不用去医院,在家里生孩子也一样。她抠门得很,不想我多花钱。”
江明心觉得徐家人又穷又抠,徐家人说话的态度语气也不是很好。江明心还被徐母说了很多次,而徐老爷子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
前世,季大嫂多说江明心的时候,季老爷子还会说两句。季老爷子会看在死去的江老爷子的面子上,多照顾江明心。徐老爷子没有那么看重江明心,他觉得江明心不够勤快,也难怪儿媳妇要说江明心。
“我生的是她的孙子,她还这样。”江明心道,“等到以后有钱,搬出去住,不跟她住在一个屋檐下。”
“等你们有钱吧。”江二婶婶道,“这话,你不要再他们的面前说。你们现在又还没有这个钱,还是得住在一个屋檐下。”
“嗯。”江明心道,“我就是跟你们说一说。”
江明心不想让娘家人瞧不起她,她男人好不容易多赚了一点钱,她就要来娘家说一说。江明心不喜欢干活,只喜欢享受,想要等着别人给她钱花。
石腊梅夫妻的早餐店开了,两个人的速度快。早起揉面做包子、包饺子,还有做其他的东西。
石大舅母还有过来看一看,她瞧见早餐店的人还不少,心想这还行,就怕客人太少。
不用票,花的钱少,自然有很多人过来买。
“还是有不少客人的。”石大舅母跟石腊梅道。
“是还行。”石腊梅原本担心没有人过来买早餐,好在有人过来买早餐,比她想象之中的人多,“我们做的包子、锅边糊都很不错,昨天过来买的人,今天又过来了,就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这样。”
石腊梅探头看了一下坐在那边吃东西的客人,他们的早餐店才刚刚开始。
“只要你们做得好,会有人来买的。”石大舅母道。
“我们用的都是真材实料。”石腊梅道,“都没有用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非常新鲜的食材,早早起来做的。’
石腊梅的丈夫早起和面,馅料什么的也是他剁的。那些需要用大力气的话,许玉春基本都是做,不去麻烦石腊梅。
“妈,您尝尝。”石腊梅道,“回去的时候,带几个包子回去。”
“这一次,给你带几个,下一次就不带了。要带,就给你爷爷带。”石大舅母道,“我们家里有吃的。
石大舅母帮着石腊梅一起包包子,很多人买包子,包子卖得特别快。
“明天得多做一些包子,都不够卖的。”石腊梅脸上带着笑容。
要是天天的生意都能这么好,不对,是以后的生意都要比今天好。那么自家就能多赚一些钱,她也就不说丈夫辞职卖早餐。
“妈,您说,政策还会不会变?”石腊梅主要是担心政策变化。
“明月的婆婆请人照顾她,花钱雇人的。”石大舅母道。
“她的命好。”石腊梅道。
“她的命能好到哪里去,还没有出生,差点就被我做掉。”石大舅母确实想过流产,想要又不想要的,“她在你们姑姑那边,也就是有一口吃的,吃得好一点,但也不好受。你过去,你能忍受天天被江家那边的人欺负吗?”
石腊梅撇撇嘴,“还不一定谁欺负谁。”
“小孩子,没有能力,只能听大人的话。”石大舅母道,“你姑姑只会让你忍着,让你别跟他们闹僵。”
“......”石腊梅不说话。
心里明白是一件事情,幻想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石腊梅每次幻想她跟着江母生活,她都想着自己新衣服多,还能有好吃的,很少去想江家那边的事情。小孩子的幻想总是很美好的,石腊梅大了,她不是不知道那些幻想一戳就会破,可她忍不住去想,她想江明月在那样的环境下都能成长得那
么好,自己为什么不可以。
船展的举办单位有好几个,政府宣传部门的人还有到船厂。
这一次船展,不单单是展示那些船只,还有就是卖船。
国家的外汇储备非常低,国家需要外汇。
之前,国内想要买足够多的白糖,都还得靠爱国人士通过各种途径买,还得绕来绕去,避免被外国人封锁。
没有外汇,爱国人士还捐赠了很多钱。
江明月设计的船只更加厉害,原先在表面上先进的船只可以拿出去卖了。
穷得叮当响,哪里可能不砸锅卖铁呢。
研究所,江明月跟那些人开了多次会议,确定哪些船只可以卖。鸟枪换炮,国内用的船只更好。
之前几年,国内的很多船只都已经换新,特别是军舰,海军船。
江明月没有去管那些船只怎么卖,她是一个科研人员,也不知道定价的问题,还是得交给那些专业的人员。
“你在所里这几年,给我们这一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李教授跟江明月走在一起,他都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快准备这样的船展,“你的脑子好用。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江明月道。
“你老师去试航了,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赶回来。”李教授道,“他们这一次要去比较远的地方。
“嗯,是。”江明月道,“我要是没有怀上,也想去。”
“你就在这边。”李教授道,“你多画几张图纸,不比跟上去好吗?”
“上个月的台风多,这个月还有台风。”江明月道,“每次知道有台风,我就担心。
理论上那一艘航母能扛得住十二级台风,甚至更大的台风。
但那是理论上,还得考虑航母周围的舰群,舰群抵抗不了那么大的台风。还有甲板上面的飞机,飞机也扛不住那么大的台风,容易出现损失。
“他们不傻,不可能往台风里面冲。”李教授道,“虽然会遇见一些风浪,但目前来看,都还很顺利。你要对你自己有信心,对我们也要有信心。”
“有信心,有信心,哪里能没有信心呢。”江明月道,“我对自己有信心,对你们也都有信心。”
“这就行了。”李教授道,“安心工作,你做你的事情,他们该回来的时候就会回来。”
郭教授等人在航母上确实遇见一些情况,比如有别的船只去本国的岛屿,还妄想占据那些岛屿。郭教授这些人当然不会惯着他们,得让他们知道一下航母的威力,让他们知道航母上的人都不是吃素的。
江明月不知道那些事情,她就是在单位做事。
开学时,江明月还去学校报到一下,报到后没有打算去单位,打算稍微歇息一下。
跟江明月同期的学生,他们很少见到江明月,倒也没有多去问。别人就是附近造船厂的,有人带着,那多正常啊。
这个社会,很讲究人脉关系,有了人脉关系,很多事情都好办许多。
江明月在学校里遇见了欧阳静。
“明月。”欧阳静笑着跟江明月打招呼,“很久没有见到你。”
“最近一阵子都很忙。”江明月道。
欧阳静看向江明月微微凸起的肚子,“还好吗?”
“还行,过得去。”江明月道,“你呢,学业怎么样?"
“可以啊。”欧阳静道,“现在变化这么大,我们家准备继续开公司。”
欧阳静的父母已经着手准备,他们不可能坐吃山空。现在能让个人开公司做事情,他们家当然得去做。欧阳静的父母没有打算移居到别人的国家,去外面,未必就比在国内好。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欧阳静的父亲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趁着这一股风,家里也能乘势而起。做为一个商人,欧阳静的父亲没有打算继续等下去。
欧阳夫人有劝说几句,说他们以前下放农场的事情,要不要再等等。欧阳静的父亲认为没有必要等,再等下去,好机会都让别人占据了,他们跟在后面,别人吃肉,他们喝汤,甚至可能都没有汤喝到。
“挺好的。”江明月道,“现在的政策好,开公司做生意不错。”
“我妈还有些担心,但是有我爸在,她还是同意了。”欧阳静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怕啊,她害怕再被下放到农场。”
“不会的。”江明月道,“没犯法,就没有事情。别偷税漏税,按时缴税。”
“当然。”欧阳静手里还抱着书,“我们当然要按时缴税,不能做对国家不利的事情。”
欧阳静看到了站在江明月身边的赵红,赵红还特意去学习了以前那些佣人保姆的装扮,没有把自己打扮得过分英气,争取让别人看她就觉得她就是一个佣人,一个给人打工的。
赵红没有打扮得很时髦,她基本没有怎么打扮,还梳着一根大辫子。
“我婆婆不放心,特意找的人照顾我的。”江明月道。
“不错。”欧阳静道,“我们家以前也有佣人的,现在......可以用的,真好。
欧阳静想季家那样的人家一定是得到了风声,人家早早就享受上了,那么自家也可以。欧阳家有不少钱,财力可以的。欧阳静也不想她妈他们还得辛辛苦苦做饭,她妈在农场的时候生过病,身体不大好。
“变化真大。”欧阳静感慨。
“那些事情都过去了。”江明月道,“你要去哪里?”
“去图书馆。”欧阳静道,“多看一些书,等后面,我还得帮衬我爸。”
欧阳家的公司,欧阳静也得做一些事情。
“行,那我回去了。”江明月跟欧阳静告别。
“好。”欧阳静跟江明月挥挥手。
江明月还没有走远,欧阳静的同学就走过来。
“她长得好好看。”欧阳静的同学道。
“她就是我跟你说过的,我能考上南城大学,多亏了她,她给我辅导的。”欧阳静道,“她也是我们南城大学的,比我们高一届半。”
一年半的时间,算是一届半吧。
欧阳静说起江明月的时候,脸上都是带着笑容,她为有江明月这个朋友而骄傲。
“那她还真是不错。”同学道,“还会愿意帮助你。”
“对啊。”欧阳静道,“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还不敢跟我多接触的。她非常好,很善良,我欠她很多。”
“你还她呗。”同学道。
“她过得很好,也有能力,都不用我多此一举去还她。”欧阳静道,“我也不希望她有需要我给她还人情债的一天,希望她天天都能过得开心,平安喜乐。”
“也是,要是我,我也不希望我有一天要求人。”同学点头,“她还没有毕业,就结婚了,还怀孕,不耽误学习吗?”
“别人,我不知道,她的话,不耽误。”欧阳静回答,“她知道如何平衡学习跟家庭,她的丈夫对她也很不错。”
“真好。”同学叹息,“让人羡慕。"
“羡慕什么,她以前也受苦过,现在是苦尽甘来。”欧阳静道。
“你真的很喜欢她。”同学道,“平时没有听你多说她,现在说这么多。”
“这不是被你看到了吗?”欧阳静轻笑,“我跟她平时很少遇见,她很忙的,我也不好意思多打扰她。我要是去找她,她也会搭理我。”
欧阳静认为朋友之间不是非得一直见面,非得一直聊天。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当彼此见面的时候,还能继续聊天,要是有困难,相互帮衬一下,这就非常不错。
他们都是成年人,都该知道成年人有成年人的困难,他们不是没有工作,不是没有别的事情要做。
“要是你有这么一个朋友,你一定也会如同我这般开心。”欧阳静道。
“对,对,对,很开心。”同学道,“瞧瞧你脸上的笑容,能看得出你非常高兴。你朋友她.....她还有给人辅导吗?”
“没有,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欧阳静道,“怎么?你还想找人辅导?”
“不是,就是问一句。”同学道,“有的人成绩不是很好,想要找人辅导,我想着我们能去给人辅导功课吗?能收钱吗?"
“收,干嘛不收。”欧阳静道,“你干活了呀,怎么不能收?”
江老夫人的身体越来越差,但她还是回着,每次说身体不好,说住院,到后面都还活得好好的。
早晚温差大,江老夫人都不爱多走出去,有时候就在院子里走一走。
江老夫人住院吃药花钱,江二婶婶那边都要让江母出钱,还说就当江父还活着,江母还是江家的一份子,也别说他们不把江母当成一家人。
江母拿着两个肉包子和一碗锅边糊去江老夫人那边,她刚刚去了石腊梅那边,帮着石腊梅做点事情。后面,江母还说要花钱买这些东西,石腊梅没有收钱。
早餐铺子的生意还可以,石腊梅夫妻有时候忙不过来,有人搭把手,又不要钱,石腊梅夫妻哪里还能收江母的钱。
“这是我侄女做的。”江母道,“您尝尝。”
“哪个侄女?江明月吗?”江老夫人皱眉,“不对,江明月能做这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