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蒙古族,哪天找个时间,咱们爷俩练两跤。”
“来,我给你介绍,”夏锡五指了指身后的年轻人,“这是你的师兄,吴定寰,也是我的女婿,去年刚刚正式的拜在我的门下。”
王德明马上拱手抱拳,微微的俯身行礼:“师兄,师弟王德明。”
吴定寰拱手回礼:“师弟,师兄吴定寰。”
哈玉民适时的向夏锡五表示祝贺:“夏老,恭喜您又得佳徒啊!”
“哈哈,同喜,同喜,咱们中医学协会的正骨委员会更加壮大了啊。”夏锡五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哈医生,您就只是嘴上有表示?”
“您牵头组织咱们中医学协会开办的“中医进修学校”是不是快要开课了?”
“再多加一位学生怎么样?”
哈玉民有些为难,微微的皱眉,斟酌着想要拒绝:“这”
“夏老,您也知道,新开办的“中医进修学校”。”
哈玉民惊奇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半大小伙子,这个小伙子竟然已经负责了几个村子的医疗工作了,而且还从实践中获得了相当多的预防知识。
这时候再拒绝就不合适了,哈玉民简单的问了王德明几句有关预防医学的知识点后,确认王德明的确有底子。
于是,哈玉民再次“哈哈”大笑两声,满口子的称赞:“好啊!”
“非常好,能够主动的学习西医知识,而不局限于咱们传统的中医。”
“我们中医学协会新开办的“中医进修学校”,就同仁医院对面的孝顺胡同内,10月4号国庆后正式开课,注意不要迟到和缺席。”
哈玉民微微叹了口气,向着夏锡五解释:“协会的同志们信任我,推举我为京城中医学协会的副主席,又恭添“中医进修学校”的校长。”
“夏老,我实在是敢不殚精竭虑,夙夜难寐.”
“哎,知道,我们都知道!”
夏锡五叹息着:“民国的时候,那些个文人和光头党们,不断的叫嚣着要“废止中医”。”
“这可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过验证过的医术啊!”
“结果,到了近代,只有西医是科学的,咱们的中医就是腐朽的,就是不科学的.”
“真是幸亏了新中国啊!”
“幸亏了毛主席啊!”
哈玉民赞同的点点头。
王德明自觉的站到了夏锡五身后,跟师兄吴定寰如同哼哈二将,听着夏锡五和哈玉民沟通着正骨委员会的发展和后续“中医进修学校”的教学内容。
根据从卫生部传出来的消息,以后的中医行医执照,如果没有通过西医考试,就不准许发行医执照。
过了一会儿,屋外面不断的互相打招呼的声音此起彼伏:“赵树萍主席!”
“锡武兄,道济兄,龙骧兄,德懋兄。”
“赵主席,今儿个咱们协会的探讨主题是什么?”
“太阳膀胱经怎么样?”
“哦,好啊,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本经受邪,则必恶寒,发热,鼻塞,鼻衄。”
“膀胱化气,导肾阳而化气也,小便淋漓、失禁、短赤。”
听到大厅中的讨论声,夏锡五带着俩徒弟和哈玉民也走出屋子,听着中医大夫们的讨论,哈玉民时不时的也加入几句:“短赤用苦参好。”
“其性寒,清热燥湿,利尿、归心.”
“冬葵子也可以,淋尿通淋”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咳,利水消肿”
“气之薄者,桂枝也,其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王德明心中暗暗的窃喜,中医学协会自己真的是来对的,这些个协会的骨干中医大夫哪个不是行医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的?
光是听这些医生的交流,就让王德明受益匪浅,这一次讨论的足太阳膀胱经,就解答了他之前的好多疑惑,《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的“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表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
而《伤寒论》中的麻黄汤,就四味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开方子可以照抄,可为什么用这四味药可就不懂了.
讨论结束过后,夏锡五亲自带着王德明到了秘书组,给王德明在中医学协会登记,并且直接开始了教导:“咱们骨科施术时要做到“心慈术很”。”
“心慈,医德要好,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不能贪图名利。”
“术狠,在施用正骨心法时,意志和动作都要果断,稳、准、快、慢适宜,不可犹豫不决,给病患造成更大的痛苦。”
“好了,德明,你这几天回家好好准备一下,国庆以后你每天上午去孝顺胡同的“中医进修学校”学习,下午来宝玉胡同,跟着我一起出诊,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王德明老老实实给夏锡五躬身行礼后,又分别给中医学协会的主席赵树萍和其他几位副主席:赵锡武、于道济、魏龙骧、董德懋(mao四声)微微俯身行礼,才离开中医学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