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仙侠版水浒 > 第250章 开始相互放血

第250章 开始相互放血

开始相互放血

开始相互放血

东南起义的动静越闹越大,最后大到王黼都捂不住了的地步。

赵佶获悉后大吃一惊,急忙派遣谭稹前往东南,领导当地军民平叛并捉拿乱匪方腊、方百花兄妹。

谭稹长得高大魁梧,外表很像一员武将。而且他平日里很注重穿戴,仪容整洁,站有站样,坐有坐样。他平时还喜欢谈兵论武,夸夸其谈,包装他自己。让赵佶和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都觉得,他是童贯,禀报东南的事,赵佶直到现在可能都还被王黼蒙在鼓里。

世人大多不信梁师成是苏轼的出子,但这也许是真的。

只不过,当时陈遘被困在中山府城里打中山保卫战,后来金国重兵围困中山府城,陈遘坚壁固守半年之久,最后不幸为叛将沙振所杀,全家十七人一同遇难。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佶对梁师成一直青眼有加,对梁师成极为宠信。

在这个时代,像苏轼这样大名鼎鼎的文人,身边都有不少姬妾,何况苏轼又是一个风流成性的家伙。据说,他曾经在惠州遣散了身边所有的姬妾,只留下一个王朝云与己为伴。

陈遘是登进士才逐渐出现。

另外杭州的水利也是陈遘修的。

谭稹靠着给赵佶进献玄圭,开始得到赵佶的重用。

换而言之,在赵宋王朝面临灭顶之灾之际,赵宋的君臣认为陈遘能够力挽狂澜,保住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

当时谭稹在大庆殿献上玄圭,赵佶当众说:“有此宝镇运,谁能撼动我大宋江山?!!!”

谭稹搞转运的时候,搭档陈遘,那政绩不用说,年年都是首屈一指的,并且非常耀眼。

但很少有人知道,宗泽原来只是因缘际会才获得的副元帅之职,而陈遘却是众望所归的元帅。

不夸张的说,陈遘也就是运气不佳,否则,他的成就肯定不在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这些人之下。

还有,梁师成自言是苏轼出子。

历史上的陈遘创造了“经制钱”,在淮、浙、江、湖、福建等七路,增收卖酒、鬻糟、商税、牙税、契税、头子钱、楼店钱,每贯增收二十文以充经制之用,给宋军剿灭方腊起义筹集到了足够的军费。

梁师成跟赵佶求情说:“先父犯了甚么罪,以至如此?“

所谓出子,乃有孕之妾被休弃后所生之子。

由于党争的缘故,赵宋王朝禁止读苏轼的文章,甚至连他的书信都被官府给毁掉了。

谭稹与大宦官梁师成关系很密切。

极为坚定不移。

另外,梁师成跟取代蔡京成为宰相的王黼关系极好。

王黼待梁师成像对待父亲一样。

可以说,王黼之所以能成功取代蔡京,有很大程度都是因为有梁师成帮王黼。

——梁师成天天伴在赵佶左右,对于揣摩赵佶的心思,很有一套。王黼就是靠着梁师成的提醒,才能屡屡猜中赵佶的心思,让赵佶将王黼引为知己,以为王黼能代替蔡京,帮他掌管好赵宋王朝这艘巨舰的舵。再加上,王黼坚决支持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计划,蔡京不支持这个计划。王黼便如愿以偿地成了赵宋权相。

如今,梁师成、王黼以及谭稹组成了一个铁三角,准备包揽赵宋王朝的绝大多数权利。

梁师成和王黼也在大力培养谭稹,准备用谭稹取代童贯。

也正是因为如此,见东南的事捂不住了,王黼保举谭稹前来东南平叛,而梁师成又从中斡旋,这才让谭稹来东南剿灭方腊、方百花兄妹二人。

第四个,跟赵宋王朝历任皇帝一样,赵佶也不信任武将,所以他特别喜欢用没有威胁的宦官来统兵。

所以,王黼和梁师成保举谭稹来东南平叛,正中赵佶的意,赵佶立即就派谭稹担任两浙制置使,全面负责东南的平叛工作。

谭稹一到镇江,就将江阴军、兴国军、信阳军、汉阳军、天长军、高邮军、建安军、淮阳军、涟水军全都召集到了镇江,凑集了五万大军,加上附近主动来投的地主武装,号称二十万大军,实际上也有八万人马了。

有人跟谭稹建议,这八万人马可据险而守,等待朝廷发来大军,再一同南下去剿灭叛匪。

还有人跟谭稹建议,当务之急是训兵秣马,以守为攻,待机而动。

可谭稹此来,目的就是用那些村夫刷军功的,哪能等别人来分润他的功劳?

所以,谭稹当即就否定了那些怯战将领的想法,想要将他这八万多人马一分为二,一部顺着京杭大运河直扑杭州,另一部从江宁府南下直扑歙州,竟然是想同时将江鸿飞和方腊剿灭。

就在这时,有从苏州逃回来的人对谭稹说,方腊已经派大将方七佛率领七万精兵强将北上,看那意思是准备前来夺取长江。

谭稹一听方腊义军主动来送死,突发异想,想要在润州组织一次大会战,用以消灭方腊义军的主力,然后再挥师南下,一举收复苏、秀、湖、杭四州。

换而言之,谭稹竟然想一战定乾坤,留下其善战的美名。

老实说,这固然有谭稹盲目乐观的原因,也是因为以前的农民起义,真不难剿灭,完全就是给宋军将士刷军功的。

所以谭稹是真没将方腊义军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