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越是个普通的高中生,91年出生。现在在东山省的一个镇高中读书,因为是农村,这所高中虽然不大可也聚集了十里八乡的学生,同时这个学校在这个不大的小城也是远近闻名的—他的疯逼式管理让他得到了第二监狱的美称。
据传这里是学生们的噩梦,杨越也是不得已作为择校生进了这个学校。所谓择校生就是相当于花钱买了个中考成绩升入了高中,天朝特色教学体制下的特色,学校不一价码不一,大部分的学生是因为中考失利才会用这种方法入学,杨越不是,他从小就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虽然有些懒散有些贪玩,但他的成绩一向很拔尖。他成为择校生的原因是他一直在外地做借读生,为了高考他才回到了户口所在地。
父母都是在外打拼的农民工,生活不是很富裕但是也不至于特别拮据,十几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让杨越一家人都很知足,至于高考,杨越一家也从没怀疑过杨越会不会考上大学,只是怕考不上好大学,哪怕杨越是个择校生。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但很幸福就是杨越的现状,而且他也很安于现状。
因为是转校生,杨越一切需要从头适应,邻居,朋友,同学,好多关系都需要重新建立,即便这里是他的故乡。杨越用了半年的时间才让这一切有了他在原来读书的地方的规模。
就这样高中的第一学期,在杨越的努力适应中结束了。
他终于用了快半年的时间适应了这个被称为第二监狱的学校,适应了这个早上四点半起床,吃饭只有十分钟,每天十四节课,一个月仅有1。75天的假期的日子,当然作为第二监狱,还有好多好多需要适应的事……而杨越的成绩也从刚来的作为择校生的全班最后一名跃迁到了班级第一。
高中的第一个寒假是充满了幸福和悲痛的,幸福的是终于能有个长点的假期了,悲痛的是那好像做不完的作业和其实并不是很长的假期。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转眼假期就快结束了,过年的热乎气还没退,刚从众多亲戚家回到自己的小家,就得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准备作业了。
随着开学的临近杨越的时间越发紧张了起来,那些看起来做不完的作业让他头疼,“家里没有酱油了,杨杨你去自胜商店那买瓶回来”杨妈妈在厨房喊了杨越一声,好像听到了特赦令一样的杨越套了件外套,拉他个拖鞋就冲了出去,他真心需要点新鲜空气了。
拖鞋踩着还没化的雪吱吱作响,大街上的红色还很鲜艳,杨越贪婪地呼吸着这自由的空气,磨磨蹭蹭地向商店走着。转过了家门口的那个小胡同,路过一家荒废的院子,这里已经好久没人来给大门贴上新对联了,尽管就是在家门口,可每次路过这他还是莫名其妙的心慌,据说这里曾经死过人,不过哪家没死过人呢?这样想着杨越不禁加快了脚步,主要是今天他觉得格外发寒,好像有个人在看他似的。匆匆的杨越竟不自觉往商店跑了起来,事实证明杨越的感觉没错,因为在那破废的旧屋里一双发着荧光的眼睛正直直的盯着他,仿佛露出来一丝笑意,“终于找到你了…”
杨越回到家,也没有跟妈妈说他对那废屋的恐惧的感觉,因为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为了照顾自己就和他一起在这小镇生活,杨越不想妈妈害怕,也不想让只有过年才能回趟家的爸爸替他们娘俩担心,况且可能也是他小时候恐怖小说恐怖电影看多了,只不过是他自己想多了。于是他又开始写作业了,因为还有两天就开学了,可作业绝不止两天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