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说:“吾有乱臣10人”,“乱”治也,《论语》中谓:乱臣乃治国之能臣也。(论语乃孔子著)“我后”太后圣明,“丹聪”思维敏捷,人在“房闺”宫中,心察万邦日理万机。“而顺”指60岁耳而顺,年纪过了60岁,为了国事不疲倦。金银财宝皆不爱,粗绸素绢着其身。“忘饥”废寝忘食,对欢饮不感兴趣,力戒奢倡勤俭,真乃世间的典型也。
诔的下部分为四、五、六段
第四段原文为:“慎终如始,蹈和履贞。恭事神祗,昭奉百灵。局天跻地,祗畏神明。敬微慎独,执礼幽冥。虔肃宗庙,洁荐三牲。降福无疆,祝云其诚。宜享斯祜,蒙祉自天。何图凶咎,不勉斯年。尝祷尽礼,有笃无痊。岂命有终,神食其言。”
该段的意思是,太后的一生都是慎终如一,实践履行,天地为何不保之。“局天跻地”就是埋怨天地和“神明”为何不佑之。“慎独”是说太后处事独惯处慎,这里的“慎独”,曹植是说太后独处时也按儒家思想行事。《礼记·中庸》中有记载:“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故君子慎其独也!”以此赞颂太后之美德。
“宗庙”、“洁荐三牲”,是说太后对祖庙恭敬,三牲指牛、羊、猪三种祭祖神之物。应当享有上天的庇荫,谁知“凶咎”灾祸仍降临,没有躲过劫难。在这段,曹植怨天尤神,抱怨天太不公平,“神失其言”。看出他对母亲的真挚之爱,对母亲的去世无比伤痛的感情流露。
第五、六段的原文为:“遗孤在疚,承讳东藩。擗踊郊甸,洒泪中原。追号皇妣,弃我何迁?昔垂顾复,今何不然?空宫寥廓,栋宇无烟,巡省阶涂,仿佛檽轩。仰瞻帏幄,俯察几筵。物不毁故,而人不存。痛莫酷斯,彼苍者天!
遂臻魏都,游魂旧邑。大隧开涂,灵将斯战。叹息雾兴,挥泪雨集。徘徊缅柩,号啕弗及。神光既幽,仁立以泣。”
这两段是写得知太后死讯传来,悲痛欲绝,怀思不已的情状和写太后灵柩运回魏都邺城,下葬的有关情形,言情摹状,感人至深。
“遗孤”指自己,得知太后噩耗在“东藩”。(当时曹植为东阿王)捶胸顿足,泪洒“中原”大地。喊叫我的皇母,为何弃我而去?过去垂爱着我,眷顾着我,如今再也不然。(曹植定会想起曹丕多次治罪他,母后保护了他,使其免去一死)“顾”见《诗经》语本:“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是谓父母育子,反复顾视。“空宫”宫殿冷寂,“栋宇”居室中无人。“仰瞻”仰头看见帏与幄,用的器物依旧,人却亡故不再见,哀伤不已呼苍天!
结束语最后一段,是说太后的灵柩运回魏都邺城,魂游过去的土地上。叹息之气如雾起,泪水挥洒如雨降。我一直徘徊在灵车旁,“伫立”久久站立哭断肠……
此诗的感染力极强,读之令人泪下。既有对太后功德的颂扬,又有对太后之死的伤悼悲怆、情恳意切。笔触凄婉,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显出了曹植才高八斗的艺术功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