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纨绔风流才子 > 第二十四章 当时,当事

第二十四章 当时,当事

陈子龙自然是不知道刘子墨心里打的小九九,目光在柳如是身上停留了一会,见柳如是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自己,显然对刘子墨所提出的问题兴趣也不小,略微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这件事说来就有点话长了,我本是前年中的举人,去年入京会试,卷子本受到倪元璐大人和周延儒大人赏识,意欲录取,但因为我是复社骨干份子,周延儒大人担心录取后被政敌温体仁以结党为名进行控告,而放弃录取我,由此落第归里,途径这秦淮之地,受一位仁兄所邀,便在此停留下来,每日读书练字。我与好友作书数万言,极论时政得失,本欲上奏朝廷,被当时松江名士陈继儒戒之而止。由此有些心灰意冷,在这秦淮河上流浪,却不想因此和两人得遇,也算是一种缘分!哎,那些事情不说也罢!北边的事情我也不大清楚,以前有孙帅守着,倒也安心,可惜去年孙帅引咎去职!着实令人堪忧啊!”

刘子墨听了也不由默然,对于这段明末的历史,他也了解过,其中的曲折也是让人潸然泪下,并由此有了中国自古以来的第一大冤案。而这里陈子龙提到的孙帅是指孙承宗。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河北高阳人,是明末最重要的军事领袖。

在明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如累卵的情况下,他以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身份亲临山海关督师,栉风沐雨,惨淡经营将近四年,力挽狂澜于既倒,招募组训了十几万辽军,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恢复失地四百余里,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营造了一条令后金望面生畏的关宁防线,为后来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奠定了基础,在关宁期间,他制定了以辽土养辽民、以辽民守辽土的基本方针和稳固防守,逐步前进、渐图恢复的基本战略,使明军逐步从守势转为攻势,从被动转为丰动。

他还创造性地将战车、舰船和火器结合在一起,创建了以热兵器为主要杀伤手段的十二车营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以火器为主要装备的海军,还组建了从海上登陆作战的两栖部队,并撰写了专门论述火器车战战术技术的军事著作《车营百八叩》。

由于魏忠贤专权,孙承宗被排挤去职。崇祯元年,皇太极绕过关宁防线,进入长城以内,京师告急,又是在危殆时刻,孙承宗蒙诏起用,起家陛见,议守京师,出镇通州,在袁崇焕被捕之后,独立承担了击退后金的责任。他调度援军、追还溃将,重镇山海,袭扰敌后,迫敌出塞。又运帱帷幄,从容指顾,收复四镇,再整关宁。却又遭权臣掣肘,告老回家。

崇祯十一年十月,多尔衮又一次率军侵犯畿南,进攻高阳。孙承宗以七十六岁高龄,率领全家及高阳民众奋起抵抗,城破被执,英勇不屈,骂贼自尽,子孙十七人奋战殉国,全家老小四十余人同时遇难,慷慨悲歌响彻燕赵,人格气节辉映中华。

对于这样一位人物,刘子墨一直是很佩服的,以身殉国的人很多,可是能全家为国尽忠的人却很少。这种气节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孙承宗正是在去年去职的,说起来这和祖大寿的投降有很大关联,而从此之后,辽东的防务也是因此一落千丈,再也不复往日声势。

而这样的环境也正好给了刘子墨的出身一个良好的背景。对于一个从北地边境逃难而来的人,头发短又有什么奇怪呢?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