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第11章 找到了位置,也就找到了自己(3)

第11章 找到了位置,也就找到了自己(3)

等有天真的到了柏林禅寺,看到了当年的柏树从幼小的秧苗,一直长到如今的参天大树。这期间,已是人世多少风云变幻成以往,繁华落尽觅无踪了。

而那神秘的柏树子,在庭前仍是遍寻无着,我这不是痴心妄想又是什么呢

尽管如此,来到了柏林禅寺,就像寺里的师傅们一直在说的,真的是到了自己的家一样。

我先是认识了同一个宿舍的小赵、小刘和老于,然后又认识了经常来串门儿的小冯。

万泉也是和我一个宿舍的,只是第一次见到他,就看到他大白天的却在睡觉,然后晚上大家都回宿舍准备睡了,也很少见到他的影子。听说他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是在方丈寮的电脑室里帮忙的。刚开始时不知道这个情况,感觉他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搞得特别的神秘。

说实话,虽然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乡音和生活习惯,却因为都怀着同一个信仰,而感觉特别的亲切。虽然彼此对这个信仰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有时也会争论一番。但终究大家都知道,彼此都是有着同样信仰的好兄弟,都是渴望着能同伟大的佛陀一样,要去做“行为世范,学为人师”的好人。

小刘和小赵都比我来得早几天。来自山东的小刘才16岁,我戏称他是“刘德华的刘”,他也毫不客气地回敬我“蒋介石的蒋”。小赵看样子是和小刘一样来自山东,但所他自己说其实他老家是东北五大莲池的,他的口音也是满口的东北味儿,一看到师傅有东北的,立刻老乡老乡地套近乎,再加上他见了年长的都管叫哥,一下子闹得寺庙里的师傅们,几乎没有不知道小赵的,也都特别地喜欢他。

“哥啊,你来寺里是做啥的啊我是来出家的。这是我弟弟,姓刘,他是来看病的。哥啊,你的面相不错啊,哥啊,你今年多大了啊”这就是小赵习惯的口气,很有意思吧

和小赵一样,经常到我们宿舍来聊天的小冯,也是准备发心出家的行者。

凡是在寺庙里有心出家的世人,都要经过一个考察期。考察期的长短,根据各个寺庙的规定各有不同。柏林禅寺的考察期据说是至少半年。在正式剃度之前,这些戴发修行的俗家弟子,就被称为行者。当年六祖慧能去湖北黄梅山见五祖弘忍禅师的时候,一直到他接受了象征祖师真传的衣钵,甚至他离开黄梅山的时候,都还是一个行者的身份。

和当年被称为“卢行者”的六祖慧能一样,小冯和小赵就被分别称为“冯行者”和“赵行者”。其它来做义工的,或是来做佛事的等人,就约定俗

成地一律称为“某某居士”。像我就被他们称为“蒋居士”,其实我知道这个居士,原来就和“和尚”一词一样,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尊称。

不过,就像现在的人们动不动就称人“老板”一样,也不见得每个人都是老板嘛。只是这样称呼人的和被称呼的都知道这只是个尊称,虽然未必就是事实。但双方呢,一个爱说,一个爱听,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一个卫生室的严行者,是个非常认真也非常虔诚的好人。据说来之前是个医生。看得出他是受过专门的医学训练的人。而且他的手还特别巧,我看过他亲手做的鞋垫儿,上面绣了各式各样的图案刹是好看,也真是难为他的耐心和细致了。

在柏林禅寺里遇到的所有的居士、行者中,严行者是和我最为亲近的好朋友。最后,当我决定离开柏林禅寺回到尘世中去的时候,也是严行者特地引着我去拜过所有的佛菩萨,一直送我上到中巴车,直到车开动才挥手告别。

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遇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如何来学会处理彼此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像中国的大圣人孔老夫子,他就非常强调和注重如何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他对老师的态度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而赵州和尚当年也有“八十老儿不如我,我就要教他;七岁童儿超过我,我就向他学习”的说法。

对佛家子弟来讲,所有的这些遇到的人,其实都是三生有缘的人,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或学生,都是应该相互帮助和共同进步,应该去珍惜彼此相处的时日,好让我们的现实生活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进入到一个更加美好的良性循环的氛围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