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郑重的点了点头:“嗯千真万确,其实关于狐狸的故事也比比皆是,以前我小的时候在东北老家,听爷爷奶奶那一辈儿的老人提到过一些此类的事情。
以前解放初期的时候,有位刘老汉,这老头打了一辈子的猎,以前那个年代,在东北的山上的猎物多的是,野兔,野鸡,狍子之类的动物漫山遍野。
正所谓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么说虽然只是比喻,并没有那般夸张,不过在那个年代,每年冬天刘老汉上山都能打个盆满钵满。
故事是在有一年冬天,那年的雪下的特别的大,山里的积雪都到了大腿根,刘老汉还是和往年一样,带着他家里的大狼狗去上山打猎,那条大狼狗跟着刘老汉打猎已经有五六年了,经验丰富而且懂事听话。
那时候的猎枪不像后来这么先进,都是双筒炮或者是五连发,而在那个年代大多都是自制的火药枪,东北叫这种枪为老洋炮。
是那种从枪口把火药噻进去,一次只能勾一响,而且装弹的时候十分危险,一个不小心就很容易走火。
当时刘老汉带着狗,在上山的一路打了两只兔子一只野鸡,那个时候,上山全靠走,雪又大,不知不觉天色就已是傍晚。
东北的冬天,天黑的也比较早,刘老汉带着狗正要往回返的时候,突然发现不远处一个小山包上,坐着一只狐狸,那狐狸全身的皮毛都发红发亮,而且个头很大。
那身发红的皮毛,在茫茫的白色雪地里,趁着夕阳的照射,显得十分的醒目。
刘老汉一看,这毛质,深知肯定是能卖个好价钱。
于是急忙找了个掩体,就趴了下来,准备找机会猎杀。
大狼狗见势就要往上冲,刘老汉怕狗把狐狸吓跑,连忙按住了大狼狗,让它先不要打草惊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大狼狗便听话的也随刘老汉趴了下来,在掩体后面藏好。
刘老汉装好了子弹,瞄准了目标,直接毫无犹豫的就扣动了扳机。
但在他扣动扳机的一瞬间,只见那狐狸突然摇了一下尾巴,枪竟然没响。
刘老汉不解,以为是枪管进了雪,把火药弄湿了。
随即他又把枪管里面的火药全都抠了出来,从新装弹,瞄准目标,再次扣动扳机。
不料那狐狸又是摇了一下尾巴,枪再一次哑火。
这时候他身边的大狼狗就已经按耐不住了,龇着牙,发出“呜呜”的怒吼声,作势就要冲上去。
刘老汉依然没有让狗上去,怕追不到那狐狸反而让它跑了,刘老汉接着再次重新填装弹药,又是一枪,这回枪是响了,可却是从后面炸开了,一枪管的碎铅粒,全打在了刘老汉的右肩上,顿时血花四溅,刘老汉当场就昏死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