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bsp;尚海一袭青色的长衫,脑后长长的马尾随风飘摆,折扇随着手指灵活地转动,挺拔的身姿,深邃的目光,与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副状怀激烈,奋发向上的年轻有为形象。
看得黄杏芳心暗动,再次笑眯了眼睛。
精通诗词的袁崇焕大声叫好,鼓掌赞道:“贤弟这首词气势磅礴,可称得上是难得的佳品。
只是愚兄有一事不明,不知贤弟可否指教”
“大哥有何事不明尽管道来,小弟定当知无不无不尽。”
“敢问贤弟,五月京师逐渐进入夏季,何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景”
尚海:“”
眼看将要进入京城,尚海的心情难免有些小激动,总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摇头晃脑念上一首诗词才比较应景。
可惜尚海肚子里的墨水有限,旁的诗词都不会,所以这首最熟悉的写于太祖之手的沁园春雪就被尚海念了出来。
没想到现在是五月份,即将进入夏季,写雪的诗念出来根本就不应景,闹出了不小的笑话。
袁崇焕带着善意的笑了两句,尚海也闹了一个大红脸,唯独黄杏却不这样认为,她从来不觉得她家的少爷有什么不对。
在黄杏心目中,真理只存在着两条。
第一,少爷永远是对的。
第二,如果认为少爷有不对的地方,请参看第一条。
所以听到袁崇焕笑话尚海,黄杏就气鼓鼓反驳道:“袁大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袁崇焕听到黄杏的话,微微一愣,不由好奇道:“那杏儿说说,袁大哥哪里说错了”
自从黄杏听了尚海的建议,穿着女装和尚海一起游览杭州后,就逐渐地舍弃了男装,开始用心地打扮起来。
毕竟女为悦己者容,穿得好看,也是为了吸引心爱男人的目光。
所以今天黄杏身穿一袭鹅黄色的襦裙,腰间挂着一根翠绿色的竹箫,俏面晶莹如玉,浑身曲线婀娜,裙摆在风中轻轻摆动,宛如九天仙女一般。
再加上年龄见长,身条慢慢拉开,逐渐有了倾国倾城之姿。
别说是对美色没有多少抵抗力的尚海,就连不近女色的袁崇焕都不由多看了两眼。
听到袁崇焕的询问,黄杏伸出一根宛如嫩葱般的手指,点指着京城道:“我们出身琉球,琉球的冬季根本就不下雪,所以夏季和冬季对我们来说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分别。
此次来京城参加朝贡,是我和少爷第一次出门,我们也从来没见过雪到底是什么样子。
只是听出使过大明的琉球使节介绍,他们冬天来大明的时候,河流全部都冻成坚硬的冰,不再流淌。
下雪的时候,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无论是远处的高山,还是近处的树木,很快就全部被大雪覆盖,就像是盖上了一层白白的布。
待到大雪停歇,太阳出来,白雪就会融化,变成水滴融入大地。那个时候山川和树木就会恢复本来面目。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全部关于大雪的印象。
我家少爷初到京城,心情激荡,想到了那些琉球使节的话,想到他们当初的描述,所以才有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感慨,这又有何不对呢”
听完黄杏的话,袁崇焕张口结舌,眼睛不住地眨来眨去,就是找不出任何反驳的语。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雪,不知道下雪是什么概念,只是从旁人口中大概知道下雪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来说,什么时候念下雪的诗,确实不存在应不应景的问题。
只是一个从来没见过雪的人,却将雪写得这么有气势,这让自己这些生活在大明,每年冬天都要吟诵上几首和雪有关的诗词的人可怎么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