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片刻李清终于抬起了头颅,一脸平静的看着面前的老者,平淡的不含丝毫感情的道:“你大可以试试,只不过,我定然会让你家破人亡,断子绝孙!
正是因为想通了此点,老者才会由此言语。
也许老者足够无情,但是身为华夏汉族中的一员,老者就注定无法摆脱”传宗接代,保障血脉“的命运,可以说李清这招十分精准的抓住了老者的血脉。
李清真的不敢想象,那些山高皇帝远集军政大权于一体俨然一个土皇帝存在的各大节度使又是怎样的嚣张跋扈,无法无天,每想于此,李清都不由得感到一阵忧心忡忡,看样子,如今的大唐盛世并没有表面所表现出来的那般安定。
要他们对于普通的贵族出手甚至是对京中的顶级门阀的子弟出手他们也许会为难,但绝对不会违背长官的命令,但是若是想让他们对于大唐的皇族的嫡系成员出手,那是断断不可能的。
我可以以我的性命发誓:你若伤她,我便血洗整个岐州城;伤了我在乎的人,屠尽天下又何妨?”
眼看到手的圣旨,李清自然明白佳人的意思,李清十分连贯的将圣旨拿到众人的面前缓缓展开,一脸严肃地说道:”奉天承运,玄宗皇帝诏曰:朕今日屡屡听闻京畿六府贪官污吏横行,大唐百姓怨声载道,寿王瑁聪慧敏捷,克令克柔,恭谨善良,着即册封其为京畿六府观察使,整肃京畿道不正之风,望其严格执法,勿负皇恩,钦此!“
声音不大,但是对于在场的众人无疑不是一个惊天霹雳,虽然知道面前的玄衣青年不简单,但是谁都料想不到他竟然是高高在上的大唐王爷,当今玄宗皇帝的皇子。原本还持刀霍霍洋洋自得众位士兵衙役纷纷犹如躲避瘟神的退却了足足数十步。
正在沉浸于升官美梦到中的老者听到李清这句话犹如当头棒喝,醒悟过来,看到李清那一脸似笑非笑的面容,终于明白,原来自己被耍了,顿时恼羞成怒,看他此刻的表情,李清丝毫的不怀疑,如不是顾及到身旁的青衣武士存在的话,老者早就吩咐身旁的兵士动手了。
此刻的李清双眼十分的清澈,但是在场的谁都知道面前的青年已经真正愤怒了。
自大唐开国至今,已经一百余年,天下承平久矣,老百姓生活安康,李唐皇室的统治早已是深入民心。
眼见自己已经拿出圣旨,面前的衙役虽说已经刀剑入鞘,但是并没有退却,李清不由得感到一阵气氛,饶是李清也没想到老者的统治地位竟然如此的根深蒂固,竟然能够让的普通的衙役无视圣旨的存在。
八年,是一个很长的考验,能够经得起这样考验的朝代少之又少,八年,,放在后世,小鬼子都被打回老家了。
不得不说,老者的眼光十分的毒辣,眼看李清竟然丝毫不顾惜自己的安危,选择将众多的青衣武士保护在身后的女子身旁,而自己身边只有少得可怜寥寥几位青衣武士的守卫,将自己暴露在众人的面前,种种的现象足以表明面前的玄衣青年对该女子是何等的重视!
虽然被李清抓住心事,但是老者并不想从此退却,毕竟那可是三千两白银,虽然算不上刺史府的全部家财,但是足以让刺史府元气大伤,要想恢复没个一年半载那是不可能的。
强行压制住心中滔天的怒火,用最后的一丝理智阴沉的说道:“公子还是仔细考虑的好,三千两我是断断出不了的,要知道,现在公子一行人的安全可在本府的掌握之中,也许公子对于自己的性命无所顾忌,但是想必公子应该不想如此貌美的佳人遭受欺凌吧!”说话之间,老者早已将视线移至在多位青龙卫士层层保护下的韦嫣语身上,淡淡的威胁的语气萦绕在辽阔的大厅,让众人不由自主的感到一阵胆寒。
“要知道你唯一的独子此刻可是在我的手中,也许你不在乎,但是古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可以为了自己的前途放弃令公子,但是百年之后,若是无法保住你刘家的血脉的话,刺史你又如何对得起刘家的列祖列宗呢?”如果说先前的一番言语是对老者的震慑的话,那么此番话则是李清设身处地的为老者着想。
至于其后的截杀,完全是由于黑衣武士的自大导致,若是换做城府极深的太子亲自策划,李清就是有十条命也绝对是十死无生。
以前前无论是与岳父韦昭训的对峙,还是面对太子的截杀,亦或是收服青龙、玄武两卫,李清做的都是顺风顺水,正是因为如此,李清不由得生出了一种自满的心态,在原本李清的眼中:天下人不过如此,因此有了小觑众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