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二十一章 要借题发挥

第二十一章 要借题发挥

这个问题早就被哈三考虑过,他之前就已经多次设想过见到朱瞻基该说什么,而朱瞻基又会问他什么问题。

所以他不假思索就说道:“帖木儿国土地贫瘠,与大明西北各处差不远,跟大明的江南相比,远有不如。因土地贫瘠,不适宜耕种,所以大多部落以游牧为生,只有少数河岸地区,才能种植粮食。但帖木儿国位于东西交界,全民经商,故商业氛围浓郁。”

朱瞻基又问:“那你认为是我大明强盛,还是帖木儿国更加强盛”

“两地各有千秋,大明以往略有不足,但自殿下励志改革,如今的大明在做工方面,已经超过了各国。”

从秦汉时代发展起来的贸易,在几千年的岁月中,其实一直控制在阿拉伯人的手里。一直在大航海时代以前,阿拉伯人的确有资格歧视大明人。

因为在古代贸易中占据主要角色的茶叶,瓷器,铁器,白糖,丝绸,香料等,几乎绝大部分都是远东出产的。

但是,控制了贸易渠道的却是阿拉伯人。

虽然远东属于生产商,却一直没有真正掌握定价权,大头利润都被阿拉伯人赚走了。

大航海时代虽然拉开了这个庞大帝国被入侵的大幕,但是自十六世纪一直到十九时期中期,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大明才真正成为了贸易顺差国。

这几百年间,大明将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白银,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黄金,都全部收入囊中。

从明初根本没有多少白银和铜板,到了后来变成了黄金白银堆成山。

以至于全世界黄金和白银的出产都跟不上贸易规模的扩大,被全部送到远东还不够。

最后逼得西方各国穷疯了,不得不利用武力来进行鸦片贸易,最后发展到直接动手来抢夺。

如今大航海时代还没有开启,阿拉伯人还控制着东西方的贸易渠道。

所以虽然阿拉伯人现在并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甚至还被各族奴役,但是谈起经济这方面,他们仍然带着一种骄傲。

朱瞻基淡然一笑,他这次要打通东西方的贸易渠道,并不想跟哈三这个小角色说。淡然笑问:“只是做工吗”

哈三没有听出朱瞻基话里面的讽刺,反而来了兴趣,说道:“殿下,大明短短几年之间,就发明了火枪,水车,轴承,水泥等物,这些都是大明的优势。如今各国都没有这些东西,大明应该早日将这些技术传播开来,扩大生产,加工,这些东西肯定都会供不应求的。”

朱瞻基并没有提火枪,只是问道:“扩大规模之后,让外人学了去,我们不是做不了独家生意了”

“可是在他国学会之前,大明就会赚的盆满钵满。”哈三楞了一下,连忙把话圆了过来,抱拳说道:“从长安到京城,到泉州,小民已经联络了不少族人,愿意花钱购买专利,为大明的贸易做出更大的贡献。”

朱瞻基懒得听他继续在这里做白日梦了,想让大明公开技术,哪有这么好的美事

就像造纸术一样,被他们学会了以后,现在欧洲的纸,大部分都是阿拉伯人供应的。

要是没有纸,哪里有他们的黄金时代

而朱瞻基也看出来了,这个哈三就是一个差根线的傻缺,他把自己的定位一直都在大食人,而不是大明人。

他出生在巴格达,但是在巴格达只生活了最多十五年,因为来大明,他都要走一年。而在大明反而生活了三十八年,到现在还把自己当外人。

这样养不家的异族,即使没有叛逆之心,要他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