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默曾经对殷峤说,徐州军于“司、兖之间,大可横行”,如今裴该也有类似想法,他深感自己此前行事未免太过循规蹈矩、小心谨慎了。如今还担心什么陈午啊即便没有陈川降胡之事,他光算前账,把陈午给收编乃至蹉踏了,又能如何祖士稚至于为了陈午而跟自己闹矛盾吗
不过“乞活”嘛,拖家带口的,能战者不多,老弱不少,真拿下来,就怕不易消化啊前数日裴该在外黄临时收编的就是一支“乞活”,乃刘瑞所部,当初曾经恶战王弥,后为石勒所败,逃归谯县,随即就又被附近的坞堡主张平、范雅等人击破,刘瑞战死,余部辗转蹿至外黄一带。裴该进抵外黄,从中挑选出千余可用之卒,其余的都送至徐州屯垦。为此他就一连忙活了好几天,倘若依葫芦画瓢,再兼并陈午,不但贪多怕嚼不烂,而且也肯定会耽搁更多的宝贵时间
再者说了,蓬关附近地势险峻,当初桃豹就因此而大败,自己虽然有攻下的信心,也必非一两日之功,到时候豫州军就来了。祖逖固然不会因为裴该攻陈午而跟他起龃龉,但若遣人来说和呢你说裴该是答应是不答应
所以综合考量之后,还以暂且放着陈午不理为好“我军既已自汴水经阴沟而转向济水,且将前出阳武,再返身去攻浚仪,并非上策啊。”
裴嶷赞成裴该所言,当即指出:“郭默传言,李矩在京县,且已攻克荥阳,我等当急进以收取之诸君请思,得李矩与得乞活,据荥阳与据浚仪,何者为优啊”
于是大军即刻拔寨启程,渡过阴沟水,前赴阳武,郭默开城迎入。裴该在阳武又休整了一天,同时写信给祖逖,通报自己的行程,再致书京县,要李世回即刻率师来迎。等再启程的时候,他本打算仍由郭默守备阳武的,但郭默致意要追随“都督”,一并进取河南,于是裴该就署郭默之弟郭芝为阳武令,留下守城,郭默则拣选一千兵马,高挑着才刚绣成的“皂底雷光旗”,正式加入了徐州大军的行列。
前行不久,有哨探来报,说武威将军魏该求见。裴该亲自前去迎接魏该,平礼相见,魏该拜伏在地,连称“不敢”,裴该说:“我非敬卿名爵,乃敬卿叔父之忠勇也。”
魏该的从叔魏浚,从雍州小吏起步,永嘉末官至扬威将军、平阳太守。洛阳陷落后,他率兵屯扎于洛北石梁坞,扫荡周边坞堡“其附贼者,皆先解喻,说大晋运数灵长,行已建立,归之者甚众”,“其有恃远不从命者,遣将讨之,服从而已,不加侵暴”,刘琨署之为假河南尹。刘曜闻讯来攻,刘演、郭默往救,都被刘曜设伏击破,魏浚因此丧败,遂为刘曜所俘杀。魏该率领魏浚残部,得荀藩署为武威将军,遂与李矩、郭默相结,共拒胡贼。
一个刘琨,一个荀藩,不论出身,只看利益,大肆封官赏爵,其实真正有含金量的并不多,魏该对此自然心知肚明,他这个武威将军是注了水的,在裴该面前根本就抬不起头来。裴该一心拉拢魏该,但也不好意思腆着脸说我敬你名爵或者才能啊,只得以敬慕魏浚为名人终究是殉国的,是烈士,值得我洒一抔感佩之泪。
寒暄几句后,便即探问李矩的消息。魏该说了:“李将军已应祖徐州之请,率师南下以应,某留镇荥阳,迎接裴公前往,旋亦当追从之自叔父殁后,李将军待某甚厚,不忍背弃。”说着话,还特意瞟了一眼站在裴该身侧的郭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