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铁木真这里有了什么万一的话,忽必烈要是不在王庭之内,或者是他的嫡系不在王庭之内,以至于他当时的实力不足,原本就算是没问题的事情,也可能会产生问题了。
故而,这种关键的时候,谁敢冒这个险?
三来,李唐已经被他们硬生生的封锁了两年,就困在半岛北部那么一块狭窄的区域之内,生产的粮食远远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尤其是不得已,还要保持大量的兵马的情况之下。
更不要说,这两年以来,李唐和草原之间的联系也不如之前那么顺畅了。
大晋北方各州的军团,这两年一直都在调整步骑的比例,不断减少步兵的比重,增加骑兵的比重。
而大晋对于骑兵的训练,是有实战项目的要求的。
其中一项,就是模仿草原人打草谷的。
只不过草原人是来中原打草谷,那他们大晋这边,自然是去草原了。
当然,自然都是靠近边境的区域,不会真的深入到人家的草原内部。
至少是为了给骑兵一些实战上的训练,可不是真的想提前爆发全面开战。
没有任何的准备,没头没脑的深入的话,能不能出的来就是一个问题了!
而这种实战训练,其实消耗还是非常不小的!
不过,都只不过是为了之后的决战做准备罢了!
对于大晋来说,只要损失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不管是人员的损失,又或者是战马的损失,武器装备,尤其是盔甲,当然其中是铁甲的那部分,能够及时的回收回来,那这个损失其实是有限的。
古代打仗,打上一场大败仗就一蹶不振。兵力损失其实只是一小部分,真正的大头还是打了败仗之后,武器装备成了别人的缴获,尤其是大批量的铁甲,打了大败仗之后无法回收回来。
这玩意儿,如果收不回来的话,那才是对于一个国家真正的损失。
而幽州军团想要到草原上练兵的话,那当然是靠近李唐和满清的那部分草域了。故而,直接影响到了李唐和草原的联系。
当然,就算是没这一出,草原对于他们的帮助也有限。
李唐粮食缺口可不是小数目,草原还能够给他们变出不成?在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之下,他拿什么凭空变出粮食?
而持续了两年时间,如今的李唐相比两年之前,已经不知道衰落了多少,从今年夏天开始,就已经持续爆发大小规模不一的民乱了。
大批量的百姓,靠近草原的,向草原逃跑,靠近幽州的向幽州方向逃跑,靠近半岛南方的,则是向韩信所在的方向逃跑。
种种的因素之下,大晋朝廷自以为时机已经成熟,所以最终决定开启了这一战,掀起了唐晋之间的第二次大战。
选择了放在冬天开战,虽然对于军队非常的不利,可在这么一个季节,确实可以李唐他一个措手不及。
毕竟,对于大晋来说,早在两年之前,就已经在幽青两地构建了足够庞大的后勤体系。
这个庞大的后勤体系,虽然不足以将他们在冬天开展的影响消弥一空,但是,却至少可以给他们尽可能的降下来。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