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珣下马在人群看了半响,却只是一头雾水。而在他私下张望,准备问问这些看热闹的洛阳居民时,人群,一名皮肤白皙、容貌俊秀,却又不失身材挺拔高大的年轻人,却是朝着这边微微一笑,拱手行礼。
而细细看去,此人居然也是配着黒绶铜印,而且手的茧子也是和自己一般久握兵器的形状。
于是乎,公孙珣当即了然,对方必然和自己一样是个高级郎官,再加此人容貌出色、行为礼貌,似乎还自己年长几岁的样子,便赶紧拱手回礼。
周围的平民百姓见状,自然晓得实务,便赶紧让出一条道来,让这两个官员凑到了一起。
“敢问兄台,”甫一牵马过去,公孙珣便干脆直接的开口询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些都是宣陵孝子。”此人和气答道。“足下定是刚来洛,所以才不晓得此事?”
“正是如此。”公孙珣依旧是满脸疑惑。“我刚从公车署过来,敢问兄台,这宣陵孝子又是怎么回事?”
“此事是这样的……”这俊秀男子语气自然,当即和颜悦色的给解释了一番。
原来,按照这帅哥的描述,所谓宣陵孝子其实多是洛阳本地人,靠着给宣陵哭孝而出名的。而所谓宣陵呢,其实是指先帝汉桓帝刘志的陵寝。
要知道,刘志无子,所以才会有当今天子在十来岁的时候被曹节从安平国接到洛阳登基的事情,而既然无子,所以也给了一些人机会……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忽然有一个脑子活泛的洛阳本地的市民想到,既然那些士子可以靠着孝行、忠行而扬名举孝廉授官,那如果自己去宣陵,替没有子嗣的先帝哭孝,岂不算是忠孝两全?
到时候能不能此扬名发迹呢?
于是乎,这位想到做到,立即跑到了宣陵前大哭特哭,端是引人侧目。而很快的,这种行为引起了效仿,最后是一大堆洛阳本地的商贾、市民,一拥而的来到了宣陵前,大哭特哭,声震于野!
消息传到朝,当今天子也是颇为感慨,便大笔一挥,下不为例,但却同时将之前去哭的这些人或者拜为了太子舍人,或者是拜为了郎官。
“不管如何了。”那名俊秀郎官干笑道。“这群人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只是从郎署的反应来看,士人们大概是耻于与这些人同伍的,也断然不会让他们如其他郎官一般在枢锻炼!”
公孙珣连连点头,却是心暗笑……哪里是耻于同伍,士人们怕是恨不能宰了这群人!
毕竟嘛,一群商贾、市井小民,你们的忠孝算是忠孝吗?得先是个士人,才能有人权,然后才资格谈忠孝的。你都不是人,哪里有资格凭着孝行做官呢?士人们宁可去赞扬什么羊羔跪乳之类的事情,也不愿意去认可你们的,因为羊羔只会做成肉送他们的筵席,而这群市井小民却要抢他们的官……这还能忍?!
“不许再喧闹了!”在此时,郎署终于走出了一名黒绶铜印的朝廷命官,此人容貌严肃,一出来吓得那些宣陵孝子安静了下来。“我乃是是羽林左监(羽林郎将副手,分左右)许永,乃是郎署副印之一……朝廷赏赐你们官身是朝廷的事,可我说不许你们进郎署,你们又有何话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