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 最新永久域名: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很快,李可灼就知道了胡月娥家里的情况。
  胡月娥是和胡艳玲一起逃荒然后嫁到这边的人。
  胡月娥家里有一个丈夫和两个儿子。
  大儿子罗永康20和李可灼同岁,不过已经结婚生子,孩子都两岁了。
  小儿子罗永恒18岁,据说也要结婚了。
  在和胡月娥聊了一会家常后,胡艳玲就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月娥,我准备回一趟老家,你跟我们一起回去吗?”胡艳玲朝胡月娥问。
  “回老家啊……”
  听到胡艳玲的话,胡月娥有些心动。
  但是很快,她的眼神就暗淡了。
  “去不了啊,我这边事儿太多了,根本走不开,而且我家也没有什么钱,今年还要给我小儿子张罗婚事,我实在去不了。”胡月娥摇头。
  顿了一下,胡月娥朝胡艳玲请求:“小玲,如果你能够回去的话,你能不能去我家里看看?向我爹娘报一下平安,顺便也帮我带一些东西回去好吗?”
  听到胡月娥的话,胡艳玲虽然有些失望,不过她还是答应帮忙。
  李可灼再次骑车驮着母亲胡艳玲回去的时候,胡艳玲带上了胡月娥托她带的东西,一些这边的土特产和一些钱财。
  钱财没有多少,就只有十块钱。
  这个年代,农村结婚,彩礼钱也就几十块钱而已。
  农村人和城里人结婚不一样,城里人结婚要求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啥的。
  但是在农村,只要家庭过得去,基本上不会要求太多,因为这时候大家都穷。
  十块钱,已经是胡月娥能够拿出的最多的,可额外支出的一笔钱财了。
  不过胡艳玲决定,等见到胡月娥父母后,一定要多拿一些钱出来。
  回到家里,胡艳玲自己也张罗着回娘家要带的东西。
  首先换洗的衣服肯定要带。
  还有这边的一土特产等等。
  最后,胡艳玲把所有东西拎出来竟然有一大堆,好几个口袋都装不下。
  李可灼只能叫停母亲带这么多东西过去。
  到时候在火车上人挤人的,带这么多东西不是受罪吗。
  所以在李可灼和李可乐兄弟两的劝说下,胡艳玲终于放弃了大部分东西。
  大年初五一大早,胡艳玲一家人就出发了。
  李可灼骑着摩托车带着母亲和弟弟来到了公社,然后把摩托车寄放在公社后,就带着一家人坐上了去城里的马车。
  中午,一家人来到了城里,匆匆吃了些东西后,就去了车站买了去隔壁鄂省恩施城的车票。
  从恩施城坐火车出发,可以到达重庆。
  然后从重庆转车,可以到达川省首府蓉城。
  再从蓉成转车,就可以去雅安了。
  不过到了雅安后还得转车去下面的县里,到了县里后还要去乡镇。
  所以这一路,转车都要转好几次,花在路途上的时间估计需要好几天时间。
  不过虽然如此,但李可灼一家人还是对于这趟旅行充满了期待。
  就在李可灼和母亲胡艳玲还有弟弟李可乐前往雅安之后,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找到了三叔李保国家里。
  “三叔,我家门怎么锁了,我妈呢?我哥呢?我弟呢?”
  ————
  在前往雅安的路上,胡艳玲向两个儿子讲起了她为什么会逃荒来这边的事情。
  事情还要从59年开始的******说起,加上一些不能说的情况,最终导致川省饿殍遍地。
  那时候,很多川省人都纷纷向外省逃荒,胡艳玲就是其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