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想要辩别物性、认知客观规律,更为重要的一个前提,还是凡事都要实践。
处理匠坊繁重冗杂的事务,对韩谦而言,其实也是梳理、融合梦境知识的一个过程。
这些知识,甚至哪怕韩谦仅仅只传授他最基础的格物之学,以及匠坊里的一切,对杨元溥照样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柴建、李冲等陪同人员,则是听得面面相觑,也不知道韩谦哪来的闲情逸致,又或者说这些话别有用心。
虽然自前朝晚期以来,藩镇割据、武夫当道,科举实际上形如废止,儒士地位也不彰显,之前的封疆大史、割据一方的节度使,乃至此时的梁、晋、楚三国君主,都更崇尚实用主义,但在法理之上,还没有颠覆自千余年前董仲舒所推行的“独尊儒术”那一套。
柴建、李冲等虽是武夫,但自幼也勤苦读书,也可以说深受传统儒学的影响,而即便陈德是纯粹的武夫,也觉得韩谦所讲,与他平时所听的迥然不同。
当然,陈德、柴建、李冲未必同意韩谦的观点,但以他们的学术底子,还远不足以站出来驳斥韩谦,同时他们也(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