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藩代表叫朝贡使,外藩代表叫使臣,称呼都不同。
就是他们的自称,也和内藩朝贡使不同。
“下国朱罗国使臣罗摩戈,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自称下国,而不是大唐某国。
朱罗国使臣按照之前的《洛阳和议》,奉献了约定好的贡品。包括耕牛五万头,黄金一百希尔(每希尔900克),名贵特产九种。
雅达瓦等国使臣也按照《洛阳和议》敬献了礼单。
大唐又多了二三十万头耕牛。
这把不算,洪武五年《洛阳和议》约定的六国战败赔款,这次也交割兑现了。
六国王室忍着心痛,备齐了一万希尔的黄金,十万希尔的白银,送到长安。五十万石粮食,也运到了南洋唐军军港。
礼部官员当殿代表皇帝下令,要求兵部释放八万多天竺战俘,完成大唐在《洛阳和议》中的承诺。
唐廷上下所有的官员都心中喜悦。
户部惊喜大量的耕牛到手。
财部惊喜大量的赔款到账,还有五十万石粮食。
兵部喜的是,再也不用管战俘了…
六国使臣都是高种姓白人,要说他们心中没有羞愤,那当然是绝无可能。可是面对如此强大的大唐,为了生存,他们也只能伏低做小,恭恭敬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