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镰下缘异常?我再看看。”陈主任迫不及待的抢过了影像结果。
  “老殷,这里确实异常,你看这个大脑半球扣带。”
  殷主任定睛一看,几秒后,脸上露出惊喜至极的表情。
  “哎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病人得的是大脑镰下疝,只是病变还不是十分明显,再加上出血的部位并不在那里,所以很难发现。”
  他与陈主任都是脑科领域的行家,在李权提醒了病变部位后,要是还不能快速诊断出病人得的是什么病。那就真的是白混了。
  从脑科两位主任的表现来看,说明他们的水准虽然达不到二级主任的水平,却也稳稳的排在三级主任前列。
  这次惠尔医院大肆炒作,引来了脑出血病人争相求诊。
  也让李权意识到,如果脑科的两位主任水平太菜,属于扶不起的阿斗。那就必须适当的降降温,不能让惠尔医院继续炒作下去。
  业务量大增,固然是好事。
  可要是能力跟不上,那就是一个灾难了。
  对惠尔医院,对病人都将是个灾难。
  现在两位脑科主任表现在水准之上,不是那种扶不上墙的阿斗,李权也就放心了。
  “各位主任,闵院长,这位病人脉象非常差,身体十分虚弱。动手术纠正病变位置,风险极高。不知道能否微创手术纠正?”
  李权的针灸术达到了大师境,其实也有一定把握,不通过手术,就将病人的病变部位进行纠正。
  当然,他也没试过。
  只是理论上可行。
  而且难度肯定非常高。
  再加上这个病人只剩半口气吊着,李权就更加不敢妄自施针。因为这个风险太大了。
  万一两针扎下去,病人没救回来,这个责任谁来背?
  没人背得起。
  相比之下,微创手术更稳靠,也更方便与家属沟通。
  对外宣传的效果也会更好。
  “殷主任,脑科手术您是行家,您有几成把握?”闵副院长的目光看向殷主任。
  不知不觉间,李权在这场会诊中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
  闵副院长对他的意见,高度重视。
  “李医师,说出来不怕你笑话,虽然我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生命数据判断出病人现在的状况。但是要我评估病人现在的手术承受能力,我确实一点底都没有。中医在这一块,应该是强项,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殷主任不向唐教授这个内科一级主任求助,却独独要听李权的意见。
  这也是对李权的看重与信任。
  另外,中医对病人的生命状态,以及身体承受能力的把握,确实远胜西医十倍都不止。
  西医就只能通过一大堆的先进仪器,检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心脑电图等等。数据毕竟是死的,需要人去判断。
  但是病人的身体是活的,是不断变化的。
  手术前,可能还吊着一口气,各项指标都正常。你一刀子下去,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哗啦啦往下掉。
  到得那时候,基本上就只剩下抢救这一招了。
  而且多半都会出现病人抢救无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