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自然少不得假期作业,但大部分学生,都打算放假回来的时候再赶作业。
特别很多农村的学生,家里就没什么做作业的环境。
除了自己贪玩外,都会家长叫着去帮忙做事情。
上午放学后,学生们就背起书包,撒着欢跑了。
也就龙海云这样的奇葩,还琢磨着下午要不要去麻纺厂那边打球。
水泥地板铺好了就行,线一画,网一拉就可以开打。
可惜约不到人。
连最热衷打羽毛球的陈敏,都要为明天一早去山城做各种准备。
龙海云和秋芳梅芊羽去她宿舍拿羽毛球拍的时候,她也吩咐两人把东西都准备好。
换洗的衣服都得多带几件,在外面还是要注意下形象的。
龙海云这边,主要就是他编曲的曲谱,如果想要找乐手帮忙的话,尤其是架子鼓方面,肯定要提前把谱子准备好才行。
还有,陈敏这把吉他也得带上。
把羽毛球装备借给秋芳后,她和梅芊羽回家吃饭。
龙海云则是在练了会钢琴之后,才和陈敏一起去麻纺厂吃午餐,路上说起的,也都还是去山城的种种。
陈敏比较关心的问题是,“有没有适合黎丹的歌曲如果你写的歌能得到她认可,就一步登天了”
龙海云重生后也收集了很多信息,但渠道还是有限,不如网络时代那么便捷。
很多资讯还都是黎丹的小迷妹陈敏告诉他的。
黎丹和她的闺蜜都不缺人写歌,而且,和她们合作的,都是真正的业界大佬。
在他的印象中,她下届上春晚的歌曲,年初的时候就已经发行了,阎老师填词孟老师作曲的轻轻茉莉花。
他不觉得能抄什么比这个合适,后面再说吧
陈敏倒也没觉得失望,主旋律的歌曲本来就会难写些,流行歌曲舞曲会自由很多。
而且,龙海云拿出来这些歌曲,质量都非常高。
她甚至觉得,如果操作得当的话,老少皆宜的听我说谢谢你都是有可能登上春晚舞台的。
当你老了这样的歌曲,也很符合春晚的调性。
陈敏自己也做了充足的准备,拿到了他们昨晚在区礼堂表演的录像。
到麻纺厂的时候,最高峰的时候已经过去。
两人自己挑了串串,按照各自的口味去煮着吃就好。
龙海云也跟五姐龙海芬碰头,她上午去取了稿费。
他提前给杂志社刘编辑打了电话,两篇稿子审核通过后,就给他电汇过来了。
前面期杂志卖得特别好,跟他这样的作者搞好关系自然没问题。
当然,稿费还是打给龙海芬的,她找了体育生王海当保镖,拿了身份证去取了现金回来。
“够用吗”龙海芬还挺担心的,她找陈敏打听过,录音棚简直烧钱的地方。别说一万块,十万百万都花得下去。
要是拍v的话,一首都得好几十万。
“省着点用,问题应该不大”龙海云回答道,“反正先录小样,后面再看情况。”
他也不指望龙昭清他们能给点赞助,钱少有钱少的玩法。
麻纺厂这边一切走上正轨,平时他也没怎么操心,国庆期间也是如此。
至于龙海云的父母,他们也不怎么担心龙海云去山城的安全之类的,只让他自己懂事点,别什么都让老师出钱。
他们自己全部存款包括家里的耕牛都卖掉,投入到麻纺厂这里,实在没什么多余的资金支援他。
好在他还有预支的稿费,要不然,这趟山城之行只能成为观光之旅。
龙海云自己其实没什么好准备的,下午没人打球,他就回去抄歌,还有最关键的编曲。
而且,他还要再拿几首舞曲出来,起码要凑成一张专辑。
要不然,下次去山城不知道得是啥时候。
这年头,出一趟远门真的不容易。
梅芊羽和秋芳回家吃饭午休一阵后,先跑陈敏宿舍转了转,然后就来他租房的地方。
看他又弄出几首新的舞曲来,两姑娘顿时兴奋得不行。
秋芳看看简谱还是没问题的,梅芊羽能读五线谱,视唱练耳都在学了。
龙海云让她们自己玩,他自己则继续做编曲配器。
梅芊羽就问他,“我们拿去找陈老师可以吗不在这里打扰你工作。”
“当然可以啊”龙海云回答道。
秋芳嘟嚷着说,“感觉他巴不得我们赶紧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