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战神家的异能小狂妃 > 第二百八十七章 逛窑子去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逛窑子去了

绥远向来雷厉风行,决定做的事,能当日做的绝不拖到明日。

他打定主意要帮着南阳度过这次瘟疫,是以,当日一大早便风风火火入了宫,向皇帝表明来意后,展宏毅当即向他表示感谢。

“太子当真仁爱,有心救南阳百姓于水火,此等大义令朕很是佩服。”

只是

他犹豫了片刻,想到近日连太医们都为如今这瘟疫发愁,而绥远对医术一窍不通,却自告奋勇向他献策,这不得不让展宏毅质疑。

“眼下形式严峻,太子千金之躯,还是安稳待在驿馆中,莫要去那疫区涉险,毕竟呵呵。”

他意味深长冲绥远笑笑,表达得十分隐晦,绥远却听懂了。

连太医们一时半会儿都控制不住的瘟疫,一个绥远又怎可能管用

看来这皇帝还是小看了他。

“陛下,彻底消灭那瘟疫自然还是要靠大夫,可眼下瘟疫若不控制,局势只会愈演愈烈。”

若那些大夫的法子当真管用,瘟疫就不会在短短几日扩散得如此快,城内已然开始死人了,这瘟疫再不控制,只怕难以收场。

显然,展宏毅也意识到这一点,只是碍于绥远的身份,他尚且抱有质疑。

“你想如何做”

管不管用,不妨先听听。

“回陛下,本殿只为疫区值守的大人们提供几条思路,至于如何救治,还得看各位医者的手段了。”

“行,你且说说。”

展宏毅大手一挥,很是期待看着绥远,却见他顿了顿,不卑不亢冲皇帝笑道:“若我这些法子有效,他日瘟疫散去,还请陛下答应本殿一个条件。”

呵,居然是来跟他讨人情的这时候来这招,绥远倒是精明。

“好,朕应你,若你的法子凑效,允你一个条件,只要朕能办到的,必然信守承诺。”

皇帝老子发话了,那就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绥远放心了。

“此次瘟疫乃是因着战乱爆发,尸体病菌扩散所致,若想控制此次大疫,必须从三点入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这是防疫最基本的三大步骤,原本只要底下配合妥当,此次瘟疫不至于闹得如此严重,偏偏这些古人脑子不好使,这都感染到卞霖城了,还仅仅停留在救治施药这一层。

如此下去,不等敌国来攻,南阳百姓能被瘟疫一次性带走。

眼见展皇听了他的话还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绥远暗自叹气,果然还是得解释清楚。

“所谓控制感染源,便是将能够散播瘟疫的人或动物集中隔离起来,不与外界接触,如:已染上瘟疫的百姓,甚至是有瘟疫类似症状的百姓。”

“把已染病的动物或尸体深埋、焚烧,对出现过瘟疫的地方消毒,净化,如:施以药草烟熏,就是切断传播途径。”

绥远说的条理清晰,展皇终于恍然大悟,“此法可行”

他眸色大亮,继而忍不住急急追问,“那第三条呢保护易感人群,又是何意”“提前预防感染,避免未感染人群接触瘟疫区,隔离保护老幼弱小,便是保护易感人群。”

这一通解释下来,展皇越听越兴奋,绥远这几条方案,确实是如今他们的致命处,正是忽略了这些,瘟疫才会短时间内扩散如此之快

“可若要做到这些,怕是耗费的人力巨大。”

也不知落实到实处之时,可不可行

“陛下,恕我直言,若要将这几条落实下来,得派有威望之人前去,此人必然要办事雷厉风行,对百官及万民有足够震慑力。否则不个不甚易激起民愤。”

好好的被人拉去隔离,搁谁谁愿意若都是平民便罢,可万一好巧不巧碰上有权有势的,与官员沾亲带故的,或是高官大户,阶级层次如此分明,被隔离在一处,那必然要起冲突的。

对于这点展宏毅也心知肚明,若要按绥远的法子控制隔离疫区,那必然需要一个镇得住场子的人。

“又有威望又能震慑万民”

这任务该派谁去

展宏毅认真琢磨了会儿,立马想到了个人。

景羿

堂堂羿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能有谁比景羿在南阳百姓心中有震慑力的

皇帝瞬时来了主意,招来管事太监道:“传话羿王府,着令羿王领王府几大侍卫,负责瘟疫隔离消杀一应事宜,若是人手不够,城里各处府衙侍卫听候羿王差遣”

又是景羿。

绥远一听便开始头疼,那几条方案可是他提出来的,真要落实,那负责的必然是要与自己同时到场。

这么一来,他岂不膈应

正愁如何避开,皇帝便已然语带商量冲他适时开口了,“此次瘟疫情况严峻,太子既有法子,不知可能与阿羿一道如此也好适时指点他行事。”

绥远心中那万条草泥马已然开始奔腾了,他如今杀了那姓景的心都有,偏还要与他一道共事

心里万分不情愿,可为了皇帝的一个承诺,他只得忍了。

绥远的几个控制瘟疫的方案,有了羿王带人落实,效果很是显著。

由于染病人数过多,城里特地设立了多个隔离点,各处的医馆便是首当其冲,成了聚集病患最多的地方。

羿王亲自带人日日在几大隔离点值守,唯恐有讳疾忌医者中途逃窜出去以致瘟疫再次扩散。

此次瘟疫来势汹汹,上至高官权势,下至平民百姓染病者众,如今因着绥远那隔离法子,被迫聚集在一处,难免时不时发生点冲突。

做官的自视甚高,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屑与平民同处,百姓淳朴和善,却也免不了有少数粗鄙之人,如此鱼龙混杂,某种程度上却是加重了值守人员的负担。

绥远跟着陛下派下的侍卫一道在医馆,连续指点了几日后,人已几近累瘫。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此刻绥远嘴上戴上了陆离在家给他特制的口罩,摊倒在医馆角落一脸的生无可恋,他原本来此仅是为了指点侍卫们做事,可到了医馆,见着满地的老弱妇孺苟延残喘,原就心善的绥远便忍不住起了恻隐之心,鬼使神差在敌国的国土内,做起了救死扶伤的义工。

整日忙的事,不是待医官施药,便是熬药煎药,业务再广泛点,碰上隔离人群闹事掐架的,还得时不时客串一下值守侍卫劝架,劝不动的,绳子一捆,丢去官府。

如此反复,好好的一个丰神俊朗太子殿下,愣是给折腾得蔫了吧唧。

以至于每日回到驿馆,除去知情的司杨玄玉,其余下人总是一脸莫名。

殿下每日里做山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