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超音速的打法,比勇士还强调高速往返呢
反击是没机会了,但阵地战,勇士也是不虚的。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还要说到小虫的回归。
实际上,从理论角度出发,小虫vs一个老尼尔森理想中的大个子。
前者,对超音速、开拓者这种没有顶级中锋的球队更有用。
因为外线多一个威力巨大的持球点,对手的外围防守压力会很大。
后者,就是对火箭、马刺、魔术这种拥有顶级中锋的球队更有用了。
老尼尔森为什么一直要送走小虫换一个理想中的大个子
因为现在统治联盟的,就是大个子。
如果现在统治联盟的是外线小个,那他可能就不换了。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版本,才是真神
球场上,勇士的第二攻。
还是小虫,一个加速跨过了肯达尔吉尔。
这一次,超音速的协防慢了一步,小虫就直愣愣的冲了进去。
中距离一个急停跳投,投的场边的老尼尔森心脏都跳慢了一拍。
好在,唰的一声
清脆的篮球涮网声中,这球还是进了。
开场,勇士的进攻就很顺利,顺利的从小虫那一侧,撕开了一道口子。
转身的防守,超音速也开胡了。
不过得分的不是佩顿,也不是坎普,甚至都不是施拉姆夫。
而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肯达尔吉尔。
正面,还是施拉姆夫持球,佯攻了几秒,直接一个分球给了肯达尔吉尔。
接球的肯达尔吉尔顶着小虫的防守,没有直接出手,而是一个突破。
小虫的跟防慢了一步,直接就让吉尔冲了进去。
于是,吉尔冲到篮下一个上篮命中。
超音速也得分了
场边,老尼尔森摇着头。
如果说版本是他想要交易小虫的主要原因的话,那么次要的原因,就是小虫的防守了。
虽说这个时间段的老尼尔森不看重防守,但不意味着他忽视了防守。
实际上,他只是不想在战术层面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在人员方面,他很努力。
从狂人到林星,再到罗德曼,以及不管怎么说都会有一点防守属性的中锋们。
勇士现在的主力人员,个顶个的防守都还不错。
就连年纪不小的穆林,认真防起来,还是有一个平均以上的水平的。
唯二的例外,一是替补控卫史蒂夫科尔,二就是小虫了。
但科尔就一替补,防不好也就十来分钟的事。
教练排兵布阵,帮他避开和对手主力对位的时间就没事了。
问题就是小虫,他一个主力明星控卫,防守不好,就得队友来帮他补。
一旦队友补不上,那就是一大缺口。
这场比赛还好,虽然开场的第二个防守回合,小虫的防守就被肯达尔吉尔突破了。
但毕竟是肯达尔吉尔,给他再多的球权,也翻不了天。
总结而言,这场比赛小虫的防守缺口,还是被队友给补了。
林星换防佩顿,就是补他的缺口。
“如果把蒂姆换成一个大中锋,那斯大直接对位加里佩顿,内线多出一个明星中锋,超音速的进攻就更没招了”
场边,老尼尔森畅想了一会会。
之后,他就意识到,畅想是没用的,现实就是
眼下的季后赛,他手里没有顶级大中锋。
只有一个防守很差,但进攻很顶的双刃剑明星控卫。
勇士的进攻,小虫连续第三波突破了超音速的防线。
随即一个分球,又找到了加特林。
内线,加特林跃起就是一发暴扣。
就这样,勇士6比2领先了。
转头超音速的进攻,他们找不到反击的机会,只能在阵地战中挣扎。
挣扎到最后,坎普接球,像是抱着炸药包一般冲了一波内线。
却被罗德曼给拦了下来
只能说,勇士的对位防守,除了小虫,都很顶。
开场各自三个攻防,能看一整场比赛。
这场比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小虫撕开超音速的防线,逼迫着超音速不得不把防守的重心转过去。
可就在超音速把防守转过去的下一个回合,林星就站出来了。
要论对对手的防守阵型的破坏力,林星可比小虫强多了。
林星紧跟着小虫冲了一波,就这么,把超音速的防守给冲没了。
不过对超音速而言,他们的防守崩盘,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他们的打法更偏进攻,所以进攻才是更重要的。
问题就是,进攻端,佩顿被林星强锁。
坎普也碰上了罗德曼,虽然罗德曼不能完全锁死坎普。
但罗德曼的防守很烦人,烦到了坎普的整体发挥因此有点失常的地步。
最后,就是德特雷夫施拉姆夫了。
这场比赛,撑着超音速进攻的就是施拉姆夫了。
但这位德克的前辈,整体打得更像是小德克的施拉姆夫,所能贡献的,也就只是一些不温不火的中远投。
很难撕开勇士的防线,更别提杀死比赛了。
就是这么一个整体的对位情况,勇士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第一节,他们就以29比22的比分,拿到了7分的领先。
到了第二节,替补轮番登场,也是勇士占据优势。
这就要说到小虫回归的第二个好处了
勇士的板凳深度,更可观了。
半场结束的时候,比分是57比44,勇士已经取得了13分的领先了。
之后的第三节,林星上场又杀了一波。
杀得超音速丢盔弃甲,三节结束,就以69比9分。
末节比赛,超音速还是多挣扎了三分多钟。
但小虫登场,三分钟干进去6分,直接就把超音速还想挣扎的想法干没了。
就这样,林星三节打卡下班,26分7个篮板7个助攻2个抢断2个盖帽。
对他而言,除了盖帽,剩下的,他就像是回到了去年一样。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场比赛,勇士都大比分取胜。
如他所言,超音速,的确不是勇士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