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礼、解缙二人也相继起身行至御桌前跪下道:“臣请陛下三思。”
如今天下,在面对统一草原威势声望足以比肩永乐大帝朱棣的乾熙皇帝朱高煦之时,还能有如此胆气的臣子,恐怕也就这些跟随朱高煦多年的老臣了。
“尔等皆是朝廷重臣,不要动不动就跪,都起来说话。”
朱高煦看着跪在地上的四人,连忙抬手示意道。
此时,内阁六臣之中,只剩下徐辉祖、于彦昭没有表态。
相比之夏、蹇、宋、解四人的劝谏,徐、于两人的沉默不语,也是一种态度不反对就是赞同。
乾熙元年五月,朱高煦对朝廷人事作了一番调整,当时的内阁七臣分别是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于彦昭、户部尚书夏原吉、工部尚书宋礼、兵部尚书齐泰,以及版印司正副司正方孝孺、解缙。
次年,方孝孺年老致仕,齐泰赴贵州就任巡抚,内阁七位侍从顾问,就出现了两个空缺。
同年十一月,朱高煦亲征大漠凯旋回京后,下旨把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调入内阁,内阁七臣就此补齐。
即便眼下还在草原辅佐太子朱瞻域的李景隆此时在场,并且表示赞同朱高煦不修长城的决定,但仍然改变不了四位阁臣皆反对的结果。
“魏国公什么意见”
朱高煦在夏原吉等人起身之后,看向徐辉祖问道。
“臣觉得,既然朝廷国库充实,为了保险起见,可以花上三年五载,逐批雇工,对长城进行修缮。”
徐辉祖略做犹豫,最后还是直言道:“当然,若是墨巧司在未来五年内造出了动力强劲的小型蒸汽机,届时再停止对长城的修缮,转而去铺建通往漠北的铁轨也不迟。”
朱高煦听了徐辉祖这番话,顿时大感意外,赞道:“魏国公所言,甚是妥当。”
接着,他看向夏原吉四人,问道:“诸卿意下如何”
“魏国公之言,十分稳妥,臣附议。”
夏原吉拱手道。
蹇义等人也附和道:“臣无异议。”
“朕下令在锁钥之地围设哨鹿猎苑,修建温泉行宫,就是要加强对草原及东北的统治。”
朱高煦抚须道:“就算归降的草原诸部再起叛乱,也掀不起什么浪花,尔等不必过于忧虑。因此,朕决定我大明从今往后不再新建长城。”
为了避免夏原吉等人误解,他随后又特地补充道:“朕说的是不再新建长城,并非不去修缮长城。”
“陛下圣明”
蹇义、夏原吉等人齐声道。
朱高煦看向工部尚书宋礼,吩咐道:“至于具体如何分批按期修缮长城,由工部牵头,会同有司拟一个章程交上来。”
“臣遵旨。”
宋礼起身行礼领命道。
步惊俗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