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看了看信上开头的署名,居然看到了蒋良娣送来的信
本以为是蒋良娣刚离开殿下,这就思念殿下,写了信过来。
不曾想,那信上第一句话就是“黄得昌,不要告诉太子”
什么这封信居然是写给他的
于是,他多瞟了几眼信上的内容。
信上告诉他,殿下离开钱塘后,回京时经过江宁会遇到危险,让他尽量想办法让殿下避开江宁。
信上还说,要他这边私下和蒋良娣那边联系,把殿下要去的地方告诉蒋良娣。
届时,蒋良娣再写信告诉他,让他如何规避危险的地方。
关于蒋良娣信上说太子会在江宁遇险,黄得昌是非常相信的。
因为他见识过蒋良娣的厉害,好几次蒋良娣不过无心之举,就帮殿下避了灾祸。
那时他还以为蒋良娣是殿下的福星,总是无意间帮殿下避祸。
现在看来,原来蒋良娣不是无心之举,而是早就知道殿下有危险,故作无意,实则有意帮殿下避祸
也不知殿下为何非要和蒋良娣分开,这要是把蒋良娣带在身边,能省去多少灾祸啊
可自打今儿起,殿下脸色就不大好,他也就不敢多问。
既然蒋良娣能帮殿下避祸,又让他不要告诉殿下,他便先瞒着殿下试试。
“站在这发什么愣”就在黄得昌低头看信时,太子就从长廊的另一头朝他走来。
一听到太子的声音,吓得黄得昌立马把蒋良娣写的信条偷偷塞进了袖袋里。
然后,他把另外几封信呈给太子,“是各地送来的信,奴才正准备整理好,给您送去。”
裴玄凌接过那些信,一封一封地看了看。
看完了信,他抬头看了眼黄得昌,“今儿的信都在这,没别的了”
“”黄得昌低头垂眸,不敢去看太子的眼睛,“没别的了。”
接下来的两日,太子巡察完钱塘的水利后,就带着大批侍卫动身回京。
作为太子身边的管事大太监,黄得昌想让太子绕道江宁,简直轻而易举。
回京的路上,黄得昌想到蒋良娣信上说太子在江宁会遇险,便以“江宁多地泥石流垮山,许多道路不通畅”为由,与太子等人避开了江宁,绕远道而行。
果不其然,避开江宁后不久,太子在江宁安插的门客就写来了信,说是穆王、蜀王联合当地官府,全程搜查北漠贼人,实则就是想搜查太子
虽然黄得昌相信蒋诗诗,但他心里头总觉得这种事情比较玄学,一开始有点半信半疑。
直到得知江宁确实有危险,黄得昌就更相信蒋诗诗了。
有了这次非常成功的合作,黄得昌便经常和蒋诗诗通信,汇报太子接下来会经过的地方。
蒋诗诗再回信,告诉黄得昌要避开哪些地方。
就这样,一连好几日,太子都畅通无阻,平安无恙。
太子这边是平安顺利,可蒋诗诗却动不动晕倒吐血。
言霜为了照顾她,只有放慢脚程,时不时熬滋补调理的药汤给她喝。
一晃到了九月下旬,这一日,太子等人在杭州客栈歇脚时,黄得昌又一次整理信鸽送来的信条。
当他看到有蒋良娣送来的信条时,心中一喜,偷偷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准备偷看信条内容。
然而,就在他蹲在客栈一角偷看信条时,背后突然传来一道清冷的嗓音:“作何躲在这看信”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黄得昌吓得整个后背一凉。
心道完了完了,这下要完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