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皇帝一直牢牢掌握着所有的权力,对大明的发展做出了细致无比的规划,出现这种情况倒也不算太意外,因为朱皇帝知道历史发展的轨迹,可以很轻易的避开某些大坑。
相反的是,曾诚和刘鹤鸣等人根本不像朱皇帝一样有着未来一百多年的见识做储备,他们在掌控整个大明向前走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小心才行。
能在朱皇帝隐隐开始放权的情况下还能一直保持向上发展的姿态,这已经足以证明曾诚和刘鹤鸣他们的能力。
然而也正是因为曾诚和刘鹤鸣等人没有未来一百多年的见识做储备,所以他们在面对大明现在的某些情况时往往会有反应迟钝的情况出现。
比如说,原本已经被打压下去的宗族又有冒头的情况。
再比如说,开设工坊的那些老爷们又开始想要往普通百姓的碗里伸手,还有一些胆肥的更是想彻底将百姓变成工人。
宗族有冒头的情况其实很好理解,毕竟人这种生物本身就有群居的特性,以血脉宗族的形势报团也算得上是本能,尤其是中原堂口百姓的骨子里就有宗族报团的基因。
工坊的老爷们想要往普通百姓的碗里伸手,想要将百姓变成工人也很好理解,因为工坊主们开办工坊本身就是为了赚钱,老老实实的按照大明律来赚钱可没有欺压百姓赚的多。
然而在朱皇帝看来,出现这些情况是不对的。
宗族不是不允许存在,但是宗法绝对不能凌驾于国法之上,如果不把宗族抱团的苗头压制住,未来那些族老们肯定就会想着攫取更多的权利,慢慢的也就会出现宗法替代国法的情况。
那些工坊主们就更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朱皇帝从来不是不允许他们赚钱,但是他们赚钱的同时也别想着能高人一等,更别说他们还想把百姓变成工人。
他们眼中的工人,跟劳工或者说奴隶又有什么区别
当然,这些都还在朱皇帝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毕竟宗族冒头的情况可以持续打压,那些工坊主们也可以毫不留情的处理掉,然后换上一批比较老实的工坊主。
真正让朱皇帝无法接受的,其实是大明官场上的官老爷们。
很多官老爷们都有一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想法。
在官老爷们看来,自个儿跟着他朱皇帝打了这许多年的仗,给他朱皇帝治了这许多年的国,该吃的苦都吃过了,该遭的罪也都遭过了,如今大明无敌于天下,难道还不能让老爷们歇息歇息,享受享受
如果任由这些风气继续蔓延下去,那么最后的结果其实是很显而易见的。
大明不会出太大的乱子,毕竟朱皇帝开国时的余威犹在,也没有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蠢货敢跳出来招惹朱皇帝。
但是,大明的百姓会慢慢的出现向钱看的想法,官老爷们也会出现有官就有钱的想法,商人和宗族的族老们也同样会像以前历朝历代的乡贤士绅们一样找官场上的代言人。
好嘛,这踏马一切都回到了原本的模样,那我朱某人这反不白造了吗
所以,朱皇帝今天才会特意跟曾诚等人提起这些事儿,问的就是把这些问题直接扼杀在萌芽当中。
只是转念一想,朱皇帝却又感觉有些头疼。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