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1759年的数据,这么一件的价格,大约是203英镑。
换言之,1794年,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进口的棉纺织品,一共450万件,约合900万英镑。
这个数据很关键,意义很大。
不理解这个数据,也就不明白工业革命的真正伟大之处。正因为工业革命的伟大、因为老马说的商业资本统治下的劫夺制度的狠毒,才能在短短40年后,彻底摧毁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
相反。
曲解这个数据,不会得出工业革命的恐怖与伟大,反倒会产生一种“英国的生产力一直这么强大”的错觉,工业革命的伟大让位于欧洲人的一直强大了。
仿佛,英国就是这么强,远胜亚洲,于是只要来到了亚洲,瞬间就能冲击亚洲的手工业。
甚至于,很多数据都不会告诉你,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前,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第一收入,是亩税。
亩税收了1531万7911英镑,折合库平银4500万两白银,排在公司总收入的第一位。
于是,隐瞒了这些数据,便很容易得出许多的奇葩的结论。
你以为它是个工业时代的大托拉斯,伟大的工业垄断集团,利润暴杀农业国。
实际上,它是个变种的“海上游牧包税蒙古”,靠着一年4500万两的农业税,维系着公司的运转。
理解了这个数据,也就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载着刘钰灵柩的船队,压根不想在苏拉特逗留。
因为大顺的纺织业,正在迅速摧毁印度的纺织业。
此时是1793年,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顺拿的却是历史上1793年的英国生产力剧本。
而苏拉特的棉纺织从业者,拿的也是历史上1793年的心态。
什么意思
历史上1793年的英国纺织业,中国这边海关零关税,也是卵用没有,反而会闹出来42年的笑话:江南买英国布当包装,包生丝。
而17日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及工业革命三十年如过去三百年的生产力发展,松苏地区的棉纺织业,已经开始有点顶不住了。
这,就是老马说的:商业霸权才能带来工业发展,而商业霸权大部分又是依靠舰队决战获得的。
没有舰队,没有商业霸权,没有刺刀,你纵然物美价廉,但你没有霸权,你就没有市场。人家不买你的,人家反手出个棉布禁止令,你能如何
刘钰逆练,一战获胜,从大顺到印度也不需要绕好望角。
而大顺想要棉花和棉纱,不想要印度棉布。
并且,正如李欗当初琢磨的“边疆铁路”的配套政策,是摧毁印度的制糖业。他既懂这个,也算是稍微理解了原始积累的秘密。
那么,显然,大顺在印度造成的冲击,是可怖的。
于是,也就有了孟买等地的印度原本的贸易受益者的那种情绪:这大英国不见得好,可到了大顺,我却挨了饿。
没办法的事,这就是历史进程,总不能把这些人抓着送到另一个时空,去感受下20年以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是如何摧毁印度的棉纺织业的。
一方面,是大顺的纺织业对印度的冲击。
另一方面,是英国之前在孟买作为“购买者”;而大顺此时却作为“倾销者”的差异。
的确,历史上,印度的棉纺织业被英国摧毁了。
但,绝对不是在大顺打一战之前,英国就能摧毁;相反,这个时间点,英国还得靠行政保护和关税,哪有资格谈摧毁印度棉纺织业。
自然,在这个时间点,对照是明显的:大顺没来之前,苏拉特和孟买发展挺好,对外纺织品出口节节攀升;大顺一来,苏拉特先是棉纺织业南洋市场被崩,紧接着又是一战获胜波斯市场被大顺抢了,再然后就是这一波大的。
这种对照,过于明显。
伴随着走锭精纺机在大顺先发地区的铺开,导致了印度手工业者的反抗情绪,或者叫“觉醒”。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大顺的统治下,扶植了一批印度的商人,建立了一堆纺纱工场,供应大顺棉纱。
而大顺,伴随着走锭精纺机的应用,现在把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也给抛弃了。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尤其是在之前贸易体系中搞纺纱业的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踏上历史的舞台了。
李欗或许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也或许想说:我想做包含印度在内的天下的天子,我想要稳定,一切照旧统治下去。
但大顺已经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型后的一部分和帝国主义政策利益绑定的军功贵族、实学新兴阶层的帝国主义统治阶级联合体,拍了拍蒸汽或者水力驱动的走锭精纺机,告诉天子:不,你不想。你不知道,我们告诉你。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