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新顺1730 > 第二六二章 分歧(七)

第二六二章 分歧(七)

小火轮船,就算投入实用,现在性价比最高的,也是用在长江逆流运输上。

大顺不是统制经济。

甚至连大宋的重商主义水平都没达到。

各种商品管控的能力,也没那么强,更没有说啥玩意儿都官营的水准。

既如此,怎么搞

想要做到随时能以南洋等地的粮食,平抑湖北的粮价,就需要有极强的长江逆流运输能力。

而极强的长江逆流运输能力,是以经济、贸易、商业为基石的。

盐之类的,可以这么搞,因为运输量不是太大。大不了养一支专门的运盐船队,回来的时候捎点茶叶、生丝、从鄱阳湖过来的江西瓷器,那也就够了,足以维系运转。

大宗商品

这么大的运力,也就意味着,湖北的小农经济,要瞬间崩盘。

这不是说湖北一地的问题。文網

而是,现在湖北的家庭手工业经济,尤其是纺织业,是以“川盐入楚、楚布入川”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只说纺织业,航运业,一旦小火轮发展起来,这又涉及到数以几十万计的船工、沿江运输的河工等人的生计。

而湖北虽然地处江汉平原,但小农经济制约。论棉种改良,不如两淮草荡圈地后的大片棉田;论纤维长度,比如印度爪哇等地的棉花;论纱线成本,远不如松苏地区从印度运过来的棉纱。

之前制约大的全国市场的问题之一,就是物流、逆流成本、运输成本。

包括之前欧洲,休谟说的“大海是天然关税,否则欧洲全都是中国制造”的问题,也是一样的。

运输能力一旦进步,一旦允许商业继续发展,都能搞大规模粮食运输了,这运力,松苏地区凭借棉花成本、棉纱成本等,不直接一波把湖北的棉纺织冲死

历史上,湖北小农经济的崩溃,就是二鸦之后的子口税问题。

而同样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早期贸易,也有这样一种倾向因为运输成本固定,故而公司倾向于运输高附加值的商品。棉布,优先于棉纱;棉纱,优先于原棉。

长江航运也是一样。

一旦放开,松苏等先发地区凭借海外原材料产地和海运优势,其棉布不敢说彻底冲死湖北的纺织业,但最起码,川盐入楚、楚布入川的贸易格局,就会改变。

而限制比如说,对松苏棉布征收子口税、对松苏棉纱免税。

这,和英国为保护兰开夏的棉纺织业,搞东方棉布禁止令,但对印度原棉免税,同时通过曼彻斯特法案允许曼彻斯坦的棉布绕开棉布禁止令,其实也没啥本质上的区别。

是以,这个问题是不是无解的

不是。

学英国。

依靠强有力的国家管控手段、强势的管控政策。

不要上来就搞全国的统一大市场。

一旦完成了货币改革、运输业发展,直接激进到太子在湖北玩的那种激进工商业政策,搞全国的统一大市场,那就真成先发地区殖民后发地区了。

是要出大事的。

所以,这需要统治技巧。

不可过于激进。

过于激进,容易物极必反,而不是怕别的。

理论上,可以通过对松苏棉布征收“内部高税”,但对海外的棉纱免税,刺激湖北的棉纺织业,效南通故事织而不纺,皆用成纱,本地资本原始积累,借湖南湖北四川市场,发展纺织业。

换言之:太子在湖北玩砸了之后,大顺必须要进一步、退两步,不要再搞激进政策了,再搞几次激进政策,真可能换来旧势力的全面反动大反扑。

要依靠调控政策,甚至依靠“本土通关税”的这种奇葩的反国内大市场的政策,一点点制造“多点开花、各省皆有所发展”的局面。

站在资产阶级的角度看,本土通关税,反动吗

反动的不得了。

资产阶级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世界市场,而创造世界市场之前要先创造国内的统一市场。

大顺却要搞本土商品流通限制,这怎么能不反动

但是,站在更远一点的地方来看,就大顺这个情况,不搞“进一步、退两步”的办法;不搞国内通关税,搞区域限制

国内的统一的大市场,资产阶级可能还没得到,湖北的纺织工、船工、本地一些读书人,说不定就要当场念上两句诗,就近上了大别山。

改革是一回事。

革命又是另一回事。

加速主义,那又是另另另一回事。

新时代这个胎儿,现在脆弱的很,若能改革多养一养,还是先养一养的好。

虽然刘钰说,大顺的改革,最终必然失败;大顺王朝必然要炸。

但是,现在炸,容易炸成王莽改制的类似效果,往回退。现在,是撑一年,新时代这个小胎儿就强壮一分,将来炸的时候,新的力量就越有力量搞革命的恐怖,快速结束痛苦。

最起码,撑到黄河河道挖完。反正,就太子这样的激进工商业政策,是肯定不行的,纯瞎搞,刻舟求剑加邯郸学步。而且太子意志也不坚定,更没有矢志不移的工业的目标,这回可妥妥的是从激进派,一下子缩成了保守派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