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新顺1730 > 第二三七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七)

第二三七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七)

但问题是关键,是大顺对新益州的定位,是出钱从大顺抓人移民的。

这就会出现类似于十三州和英国做生意的尴尬场景十三州的商人拿着纸币还债,英国商人看着纸币寻思我要你这纸币干啥倒是能买粮食,可我他妈的难道花钱买一堆粮食运回英国

新益州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如果大顺不提早干涉货币,迟早会出现这边的产业发展起来了,也有钱,但就是没有大顺认可的钱。而那样的话,迁民也就没戏了。

比如说,跑运人船的。

要注意一点,工业可以在北美发展,但运输业尤其是运人船,一定要挂钩大顺本土,这一点千万不能弄错。

挂钩大顺,就要确保,这些急需工资劳动者的产业,必须要拿大顺认可的钱。你们自己搞内循环发行的纸币,大顺不认,认了也没用,因为毛也买不着,或者说大顺自己也有产业,有病啊隔着太平洋去那边买酒买铁买亚麻布

而理论上,似乎说,可以让跑运人船的不挂钩大顺,就是北美的本土产业不就行了这样,急缺工资劳动者的工场主,把钱给运人船的船主,船主反正也是在北美花钱,那么这钱他们也认。

理论上肯定没问题。至少只从北美的视角看,没问题。

有问题的是,这么搞,运的人,是不是大顺的人,那就难说了。

难道不能运日本的航线更近,成本更低;难道不能运朝鲜的,各家大族卖卖奴婢,把人卖到阿美莉卡换刀乐,岂不美哉

那从北美那边的视角看,肯定是没问题的:我只要工资劳动者,我要苦工,我管你这人是他妈日本人、朝鲜人、岛屿人还是中国人怎么便宜怎么来。

可从大顺的视角来看,肯定是有大问题的:我只想把人送出去,送的是华北地区的人,当然不能是日本人、朝鲜人、或者岛屿人,必须是中国人,目的是缓解人地矛盾、减轻小农破产的巨大冲击之痛。否则我图啥

故而,跨太平洋运人的业务,必须也只能确保绑定大顺,而不能让北美那边的移民自己玩。

否则,能运奴隶,他们绝不会运农民;能运更近一点的日本人,绝不会运华北百姓。

这也就导致,大顺必须要发行纸币,且是直接和大顺本土通用的纸币,确保这一套殖民术能延续下去。

尤其是,在其工业发展起来后、即将大批需要工资劳动者的时候,确保这钱能在大顺买东西。虽然能造点通胀,但问题不大,也比尴尬地瞅着北美那边的资本有钱有利润就是没有世界货币,导致移民计划中断了强。

所以,维伦德里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小到不能再小的缩影。他只是感叹下,大顺的殖民地居然允许发展工业。

实际上,这背后,牵扯到产业、殖民术、社会关系扭曲拔苗助长、纸币发行、金银山推动大顺内部货币改革、废除铜银两种货币而将小额货币作为金银的辅币等等一系列的政策。

别看大顺,或者从大明算起,一个劲儿地吸白银。

但实际上,不挖金山银山,大顺想搞金银本位,还差得远呢。那点金银,相对于全国的巨大经济总量来说,还不足。

大顺也好、大明也罢,不是银本位。铜钱不是白银的辅币,铜钱和白银,是本币和外币的关系,只不过大明大顺用外币作为税收货币而已。

大明和大顺都没有发钞权,铸币税不是朝廷收的,而是东南沿海的商人在收全国的铸币税。

西海岸金银矿开发、新益州的工业解禁,背后还有个维伦德里看不到的、正在大顺本土发生的货币改革。并且这个改革,是和这里的移民计划、工业发展等,息息相关的。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