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天唐锦绣 > 第二千二百三十七章 穷途末路

第二千二百三十七章 穷途末路

名义这东西其实无所谓真假、对错,谁的拳头大,谁的名义就能站住脚……

既然大唐不打算在林邑搞一搞所谓的“民选”,就意味着林邑是在征服之列。

除去死战之外,他没有其他路走。

可伦翁定当然也知道这些,所以他欲言又止,只能颓然叹气。

门外有官员快步入内:“启禀国主,唐人又派来使者,欲与国主接洽和谈之事。”

诸葛地不置可否,对可伦翁定道:“此事便由爱卿出面负责吧,可以商谈一些待遇问题……等我率军出城之后,城池防御由爱卿全权负责,是战是降,皆由你决断。”

可伦翁定吓得脸色发白、战战兢兢,忙道:“国主明鉴,微臣绝无半分不臣之心啊!”

将城池防御交给他,又让他商谈待遇问题……不就等于点明了他会投降吗?

诸葛地摆摆手,颇有些意兴阑珊:“诶,爱卿何必如此?你我君臣一场,能善始却怕是不能善终,又怎忍心让你随我一同赴死呢?况且这陀罗补罗城上上下下二十万人口以及诸多文武官员,都需要你竭尽全力去帮他们维系性命,否则唐军破城之后未必不会大开杀戒……此事因我而起,却不可因我而连累阖城国民。”

可伦翁定愕然,心里非但没有半分“得遇明主”之欣慰,反而汗毛倒竖、浑身冷汗。

赶紧跪伏于地,悲呼道:“微臣忠贞之心、可鉴日月啊!前朝暴虐,国主愤而拔剑、廓清寰宇,不惜自身荣辱而为林邑国民谋福祉,微臣感念陛下大义遂甘附骥尾,数年来兢兢业业以为臂助,这林邑国谁都能投降大唐,但微臣却万万不能!”

当年就是他辅佐诸葛地暗杀范镇龙窃据林邑国主之位,国中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如今大唐以维系扶南国正朔之名义开战,一旦林邑战败,诸葛地自然必死无疑,但他这个狗腿子又岂能幸免?

可现在国主居然对他升起猜疑……

诸葛地一脸唏嘘,上前伸出双手将可伦翁定扶起来,责怪道:“爱卿何必如此?我也只是不愿爱卿与我一并走上绝路,满腹才华全无施展之处而已。”

可伦翁定心中惊疑不定,问道:“当下该如何是好?”

诸葛地道:“爱卿以为呢?”

“两条路而已。”

“愿闻其详。”

“其一,等待太子之消息,若雾温岭尚在,可由此穿越山口退往真蜡,寻求庇护;若雾温岭失陷,则率领部队遁入深山,辗转游击、以待来势。”

诸葛地沉吟少顷,又问:“其二如何?”

“其二……”

可伦翁定再度跪伏于地:“则微臣追随陛下于城内自裁,以全京师二十万百姓免遭战火荼毒。”

诸葛地:“……”

沉默良久,他才喟然一叹,悔之不迭:“本欲试探大唐之底线,尽可能多争取一些利益与主动而已,何至于便走到今时今日这步田地?”

“国主明鉴,此非国主之错,而是大唐蓄谋已久,自从传出所谓‘扶南国王子前往岘港恳请复国’之时,便已经彰显大唐之野心,他们或许对于海外孤岛、番邦之领土没兴趣,但是与大唐一衣带水之林邑却早已使其心生觊觎。唐人看似仁义,实则野蛮,岂能容许林邑雄踞天南威胁安南、广州之安危?”

这一点倒是当真切合了房俊所制定的战略,林邑之于安南、岭南,真蜡之于云南,都是大唐需要严加防备的巨大威胁,与其长期耗费巨大资源保持防御,莫如主动出击,将整个中南半岛囊括于版图之内。

为林邑范氏王族报仇也好,维系扶南国正朔也罢,都不过是大唐出兵之借口而已。

即便没有这两件事,也不可能阻挡大唐用兵之脚步。

若是大唐无耻一些,随便寻一个“兵卒死于林邑军队之手”的借口而悍然出兵,林邑又能奈何?

这世间本没有什么道理。

大唐雄兵利刃,便是道理。

门外急促脚步声响起,一名官员飞奔入内、面色惶急,甚至有些结巴:“禀禀禀……禀报国主,太子有消息了!”

诸葛地霍然起身:“太子现在如何?”

建多达摩是否抵达雾温岭、是否固守,不仅攸关家族血脉,更攸关整个林邑之生死存亡。

那官员咽了口唾沫,垂下头去:“太子抵达雾温岭时,军寨已被唐军占领,太子不查误中唐人奸计引兵去攻,结果大败亏输、全军覆没,只十余个亲兵刚刚回来报讯,太子……被唐军斩杀,亡于阵中。”

“……”

诸葛地只觉一阵头晕目眩、眼前发黑,一头栽倒在地。

可伦翁定大惊失色,赶紧上前将其扶起,连声大叫:“快传御医!快传御医!”

王宫之内一片混乱。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