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已经是传统行业领域的活宝了。
王立武却道:“上学那时候,这小子没少呛我,我对他印象本来挺不好的,想不到在手工艺领域有这样的成就。”
吴为民又有些错愕。
赵辰道:“我们在宋朝历史上有分歧,尤其是关于几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我认为史书的评价不够准确,王老师认为我的看法是错的。”
“你的看法当然是错的,先不说辛弃疾和王安石,就说李思思,你说她嫁到南方,可史书并无记载,而且李师师就是名妓,又何来文人墨客为其痴迷的说法。”
王立武来了兴致,再一次和赵辰辩驳起来。
“李师师在宋朝的名气相当大,这么说吧,那个时候的李师师,就相当于是最早的流量明星,关于她的画报、故事不知道多少,李师师的小道消息都被很多人打听。”
“那个时候,上至八岁孩童,上至六十岁老者,痴迷于她的人不在少数,又怎么能是一句名妓就能概括的了的”
赵辰据理力争。
宋朝文化繁荣昌盛,李师师那个时候确实很火,他是亲身经历的,堪比现在的顶流女星,痴迷者不知道多少。
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吴为民顿时有些头大。
好家伙,国家级官窑瓷艺术大师,和京都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故宫就宋朝历史人物的评价吵起来了。
两个人都是较真之人,有自己的坚持,看样子谁也说服不了谁。
“两位,咱别管李师师了,先修复文物要紧。”
“我约了央视记者,听说赵大师在,明天他们就派人过来了。”
“我们想想修复的流程。”
吴为民急忙做和事老。
赵辰不再多言,王立武还想把自己的研究报告给赵辰看看,但也忍住了。
随行的还有几个博物馆年轻一点的研究员,都是历史系、文物系博士毕业。
他们心里对赵辰十分佩服。
“到底是艺术大师,居然和老教授争论历史,真有魄力”
而后,赵辰带着博物馆的人,开始讲述文物修复的一些细节。
在这一方面,赵辰比他们要更了解官窑瓷的特性,所以,赵辰讲的细节让大家受益匪浅。
王立武在一旁也认真听着。
在官窑瓷领域,赵辰可以说是华夏第一人。
尤其是古法官窑的特性,没人比他更了解。
赵辰讲述的方案很专业,博物院的研究员听后,一致同意赵辰的修复计划。
博物院的院长吴为民心里感慨不已,甚至暗暗思索着如何把赵辰请到故宫博物院常驻。
毕竟,横空出世的赵辰,光芒实在是太过耀眼。
第二天,央视的记者如约而至。
博物院的人已经在等着。
央视的拍摄,往往代表着一个行业最高的水准。
赵辰知道,这次的拍摄对他来说很重要。
他刚刚被评选为国家级官窑瓷艺术大师,正是最需要成果的时候。
外界肯定有些议论的声音。
而这一次故宫博物院的邀请,和央视三套的拍摄,都是其他手艺人难以企及的平台。
赵辰也打算好好珍惜。
第二天,拍摄开始,为了追求拍摄效果,赵辰穿着一身传统的刺绣布衣。衣服自然是出自梦千年工厂,这也算是个自我宣传的机会。
摄影师布置好机位,拍摄准备开始。
女记者站在赵辰的旁边,准备开始采访。
这一次的文物维修,赵辰是绝对的主角。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