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回来,看电影的阿郎见到他,有点惊讶:“你你化妆了”
沈长林坐下:“没办法,晚上办首映,肯定要拍照,我得对得起人家摄像机”
“绣春刀,锦衣卫,你怎么会想到拍这样的电影”
“你看了电影就知道了绣春刀讲述的是明朝三个底层公务员的困顿和无奈,反映了体制内的年轻人努力改变现状的奋斗与挣扎。”
“官场”
“所以给他们设置了锦衣卫的身份”
阿郎笑了笑:“借鉴了投名状嘛”
“也不能说借鉴,我写剧本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投名状”
顿了顿,沈长林补充一句:“我写绣春刀的时候,很刻意规避所谓的江湖,因为那个格局已经离观众越来越远了,江湖应应该是纯想象出来的浪漫,我觉得现在的观众更想看到的是跟自己距离很近的人物和故事。”
阿郎点了点头,接着问:“那你对绣春刀的预期是什么样”
“就是希望观众看万,能说一句电影票没有白花钱”
“那如果有观众打差评呢”
“这个我无所谓,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嘛不管是恶意的差评还是善意的批评,我照单全收”
“那你预测口碑会怎么样”
“应该不会差,毕竟我的个人审美还是很在线的”
阿郎问了不少问题,基本都在沈长林的预测之内
你以为他的功课白做的
当然也有一些预测之外的问题,比方说电影的美术、服装设计之类的
沈长林想了想回答:“我其实对这些不是很专业,所以,请到了专业的老师把关,查阅了不少资料,当然,也做了一些符合我的审美的改编”
还有问他下一部电影的计划。
下一部电影
沈长林表情有点严肃,很认真回答:“暂时不会拍,这部电影的拍摄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
看电影的专访持了半个小时,阿郎满载而归,沈长林长吁一口气
还好,没露怯
才喝了一口茶,还没来得及正经休息,环球银幕、电影世界、青年电影手册的记者接踵而至
老实说,这些低昂因杂志的采访内容大同小异
就是问他为什么要做绣春刀还有对电影的预期
沈长林的回答也都差不多,对了,还有让他预测一下票房,他的回答很坦诚:“能回本就行”
青年电影手册的记者曾念群笑着问他:“怎么不说至少过亿”
“我以前对电影的了解过于肤浅,缺了一份敬畏心好电影的创作还是很难的”
沈长林的表情无比真挚
像极了幡然悔悟的年轻人
嗯,他之所以这么低调,主要还是为之后的不做导演做铺垫
完成新手试炼,他准备暂停露脸时间
做投资去
反正他有着领先时代超过十年的记忆,做什么不好
一直忙活到五点,郭松姜安排车子,沈长林、钠扎结伴前往北展,绣春刀首映礼举办地点,对了,柳施施已经去跟胡戈他们汇合了
唐人三宝嘛,集合在一起才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