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老高说是我的专利费,我也就厚着脸皮收了。没办法,我现在做研究主要就是指着这笔钱呢,如果拒绝老高的好意,我就真的一筹莫展了。”
高凡有待再说点什么,只听得门外脚步声响,紧接着陈川林便推门进来了。
“抱歉抱歉,今天开会结束得晚了,让各位兄弟们久等了。”
陈川林一边与几位同学握手拍肩膀,一边说道。
“没事,老大还没来呢,我们刚才正在聊天。”潘畅给陈川林安排了个位子坐下,随口说道。
“老七,你来北京开什么会,我听老八说,你来好几天了。”高凡拿起桌上的茶壶,给陈川林面前的杯子倒上了茶,问道。
陈川林用手扶了一下杯子,又向高凡点了点头,说道:“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会,其实就是化工部搞了一个新标准,让各地化工设计院过来学习,还要征求意见啥的,我们单位没人愿意来,所以就派我来了。”
陈川林大学毕业后直接读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时,分配形势不太好,加之他既没有背景,也对行政事务不感兴趣,因此回了老家莘野省,进了省化工设计院。
449宿舍的八位同学,顾松涛进了国家计委,胡冬明去了穆阳省财政厅,何旭杰去了赤北省经委,都是抛弃了专业,走上了仕途。潘畅起先是进了石化设计院,做了几年工程师,随后调到公司机关,也开始走仕途了。
这四位,现在都已经是处级干部。胡冬明因为在樊家湾磷矿项目中做出了成绩,刚刚晋升为正处。顾松涛、何旭杰、潘畅三人现在还是副处,不过离正处也没多远了。
老三王炎大学毕业就出国留学了,现在已经博士毕业,进了一家跨国企业,在世人眼中也属于春风得意的状态。
高凡的情况自不必说了。
余下的二人就是陈川林和吴子贤,都是本科毕业后读了研究生。吴子贤读了博士,现在刚毕业,留在北大化学系。陈川林是三年前硕士毕业去了莘野省化工设计院,看他一身的装束以及说话时的口气,也能知道是不太如意的。
“你们刚才在聊什么呢?”陈川林说完自己来北京的原因,转向众人问道。
潘畅一指吴子贤,道:“聊老八的事情,我劝他投奔老六去,他说怕去了之后连老同学都没得做了。”
陈川林没听明白,诧异道:“这话从何说起?”
高凡道:“老八这个人,你还不了解,读书的时候就特别自强,生怕欠别人一点人情。我想挖他去我们公司的研究院,给钱给条件,前提是未来他开发出了二氧化碳转化淀粉的项目,能够带着我一起发大财。他非说无法给我创造利润,脸上挂不住。”
“我不怕脸上挂不住。”陈川林道,“老高,如果我想去你们研究院,你要不要?”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