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说到最后、工匠迟疑道:
“只是如果用这种方法铸造千斤火炮,恐怕一门炮造价会在六十两左右。”
“就六十两”听到这价格,朱由检以为自己听错了,而旁边的孙良连忙上前献媚道:
“殿下有所不知、我大明铁炮铸造技术远超西夷,那些西夷顶多制造铜炮不错,但铜炮造价高昂,一门千斤炮便两百两银子的造价。”
“与之相比、我朝铁炮技术高超,听闻那欧罗巴的西夷之中,只有暗厄利亚英国掌握了铁炮铸造技术,但他们的铁炮也比不上我朝。”
说到这里、孙良有些尴尬笑道:“就是朝廷之中有些人克扣上等铁,导致我朝火炮,额嘿嘿”
孙良没说太清楚,朱由检却也能猜到。
他记得他前世看过西班牙传教士写给西班牙皇帝的信中就提到,明朝的铁炮铸造技术高超,并且铜炮技术也不差。
明朝所仿制的火炮,在性能和质量上,比西班牙火炮有所超出。
熊廷弼就曾用倍装火药法试验西班牙人的吕宋大铜炮,将其炸裂,然后洋洋得意的告诉朝廷吕宋大铜炮很差,不如锻造法制造的灭虏炮。
之后在明末偷学到明朝铁炮铸造伐的澳门葡萄牙卜加劳铸炮厂,一度成为十七、十名。
可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大明会买葡萄牙人的火炮这点朱由检不明白,因此问道:
“按你们所说、既然我朝火器比西夷要好,那为何西夷的火炮无论石弹打出距离和威力都不如西夷”
“额这这”孙良一时间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话,但这个时候、一名火炮工匠却走出来作辑道:
“殿下、草民以为,恐怕是和西夷火炮模样有关系。”
“模样”朱由检闻言,便转头看向了旁边的明朝火炮。
这个时候、他似乎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按照他参观一些军事博物馆的记忆,古代火炮的口径和药室应该是口径小、药室大才对。
但是眼下、明朝火炮的药室并不大,甚至和口径相比几乎一样。
“我”朱由检都想骂娘了,就算他是一个大头兵而不是炮兵,但是也知道火炮药室部分如果承受应力不足,就会有炸裂的风险。
从药室到炮口,承受应力逐渐增强,而眼下大明火炮的药室厚度不足,而炮身因为各处壁厚一致,实际上付出了相当多没有用处的重量。
这样的火炮形状,就是在火药燃烧之后,药室部位受力最大,向炮口逐渐减轻,炮管壁厚前后一致完全没有意义。
朱由检想骂人不是假的,明明铁炮铸造技术超过了西方,但是却因为火炮外形和贪官污吏的问题导致了大明火炮打不过西方,这简直就是耻辱。
想到这里、朱由检深吸一口气道:
“你们一起前往燕山大营,我之后给你们画一张图、你们按照那图纸铸造火炮。”
“遵命”十几名火炮工匠纷纷应下,而朱由检也平复了一下心情道:
“还有什么火器吗”
“有殿下、还有。”终于找到机会插入话题的孙良献媚笑道:
“我大明除了火炮和火铳,还有地雷、水雷等火器。”
“地雷水雷”朱由检懵了,这两个玩意是出现在这个时代的玩意吗
不过他还没有懵多久,孙良就把水雷和地雷讲给了朱由检听。
地雷这玩意在宋末就有了雏形,当时称为震天雷。
这种武器可埋设在隘路地段,当敌人逼近时,用缓燃火绳引爆杀伤敌人,这也是是早期地雷的雏形。
到明代初期,有了关于使用地雷的文献记载,永乐年间的焦玉就在火龙神器阵法中记有“地雷炸营”“自犯炮”“炸炮”“石炸炮”“无敌地雷炮”等地雷的制法。
至于水雷在嘉靖二十八年就被研制出来,又称为“水底雷”,主要用于打击当进的侵扰沿海的倭寇。
它用木箱作雷壳,油灰粘缝、将黑火药装在里面,其击发装置用一根长绳索不结,由人拉火引爆。
木箱下有机关控制3个铁锚,控制雷体在水中的深度。
随后壬辰倭乱时,兵仗局应水师要求,为了阻断日本向朝鲜运送物资,又发明了漂雷。
这种以燃香为定时引信的水雷,被兵仗局的工匠和水师兵马称为“水底龙王炮”。
或许是觉得这玩意比较好用,万历二十七年,沿海一个叫做王鸣鹤的千户,又发明以绳索为碰线的“水底鸣雷”,并多次在海战中毁伤敌船。
不过还是那个老毛病,因为没钱、所以兵仗局和工部做出来的水雷、地雷都质量不行。
“要这么说、大明比欧美提前几百年弄出了水雷和地雷”朱由检有些咋舌,随后便怒其不争了起来。
这么多好的发明,都因为没有银子而没有继续改进下去。
又或者说满清入关之后,应该是看到了这些地雷、水雷的书籍,但是居然没有利用,着实
“唉”朱由检略感疲惫,只能对孙良道:
“把水雷和地雷的工匠也弄一些前往燕山大营吧,至于你的事情,好好等着。”
“那火炮”孙良想起了之前朱由检要他做的火炮。
“火铳和火炮都暂时别做了,做出来的就运往燕山大营。”朱由检交代道:
“至于甲胄、红花布面甲做四万、飞碟盔四万、锁子甲四万,臂铠四万,其他兵器按着四万人配”
“盔甲厂的银子还够吧”
“略有不够”孙良有些尴尬道:
“兵仗局每年可以从兵部和内帑各领五万两,按照京城的物价,四万红花布面甲加飞碟盔一共需要万两。”
“锁子甲加臂铠一套5两,四万套就是20万两,其他金瓜锤和七力弓、长枪、腰刀等物件,大约5万两不到。”
“以上一切”孙良顿了顿,仔细盘算过后才报账道:
“一共需要43万两银子”
“43万两”听到这话,朱由检倍感头疼,只能对王承恩道:
“皇兄发的十万两还没有运往燕山大营吧”
王承恩微微颔首,而朱由检便道:“既然这样,就把十万两云子运到盔甲厂。”
说罢、他对孙良道:“十万两银子,能做出装备多少兵马的甲胄兵器”
孙良连忙行礼回话道:“要是以一个战兵布面甲加臂铠、锁子甲,配上六力弓一把,金瓜锤一对、腰刀一把、长枪一杆的话,应该是12两银子的配置”
“十万两银子,加上盔甲厂的结余,应该能做出八千人的甲胄兵器。”
怕朱由检不信、孙良顺带解释道:“主要是还有工食银,按照这配置,需要三个月时间才能做完,工食银最少七千两。”
“嗯你看着办就行,三个月后我会派人再送银子来,你尽管做。”朱由检也不怀疑孙良。
对于他来说、只要孙良这厮不偷吃太多,并且能保证甲胄兵器没问题,那么这人就可以用。
“走吧”说罢、朱由检转身向着盔甲厂外走去,而孙良和王承恩连忙跟上。
好不容易走到了盔甲厂的门口,孙良看着朱由检的马车远去,心里喜滋滋的,哼着小曲返回了盔甲厂。
至于朱由检、他则是在马车驶出盔甲厂的巷子后,在明时坊街道上看到了不断巡逻的五城兵马司。
京察和淮北的事情还在发酵,远远没有彻底爆发。
“时局越来越乱了,唉”
长叹一口气,朱由检也关上了车窗、眼不见心不烦的驶回了皇宫
------题外话------
一点还有一章,明天暂时不知道能不能两章,因为工作上有点事。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