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进入八月,大晋各地已陆续开始秋收。
而当大晋上下沉浸在喜悦中时,关外的匈奴军队已开始西进,他们已经收到了单于的命令。
粮食断供这件事的影响,对南线各部无疑是最大的,所以他们动作起来很麻溜。
北海王在大军西进一百多里后,他才命返回的丁零王于黎希, 带着使团重返天御关。
“兄弟,这次你去天御关,可一定要多动脑子,要让南朝继续送粮食”
听到这话,于黎希只觉责任重大,于是极为郑重点头应是。
在西域时, 丁零王与西蛮交战过, 对西蛮了解越多他越清楚,匈奴不是西蛮的对手。
原本他以为, 匈奴也会被西蛮所灭,变成其中某个大族的奴隶,族人会死在某个不知名的冲锋路上。
所以近几年来,于黎希是悲观而绝望的。
可两个月的关内一行,当他见识了南朝的万里江山,见到那一座又一座坚城,以及那无边无际的麦地于黎希又看到了希望。
抵御西蛮的希望
所以,对于和晋廷修好一事,于黎希比谁都要上心。
听完北海王最后一番叮嘱,于黎希带着队伍离开了。
他这一行,是带着族人期望而去,所以于黎希的心情格外沉重。
可以说,现如今整个草原,无论男女老少都很忧愁,只有关内的人才高兴得起来。
麦地旁,罗伦拿着镰刀, 带着一帮总督署官员,正在地里收着麦子。
在赵延洵执政后, 因为皇帝喜欢下地,而且还喜欢带着官员下地,所以这在朝廷内外引起了潮流。
所谓上行下效,为了表达自己对皇帝的忠心,以及显示自己对农耕的重视,许多地方官儿都有下地劳作。
但罗伦和这些人不同,以赵延洵对他的信任,他也没必要专门去作秀。
如今带着总督署的官员下地,他只是想做个表率,表示对农耕本身的重视。
只不过,罗伦也是上了岁数的人,所以干了两个半个时辰,他那老腰就受不了了。
和几名年老官员坐在地边,罗伦喝下了一口水,顿有神清气爽之感觉。
“今年丰收,社稷之服啊”
周围几名官员纷纷点头,然后就开启了吹捧模式。
第一个要夸的,自然是远在京城的皇帝, 然后才是罗伦治理有方。
这个时候, 罗伦不会煞风景, 于是也就静心听着。
大概过了几分钟,有官员走过来禀告,说让找的人已经到了。
于是罗伦起了身,就这么一副老农装束,便往那官员来的方向走去。
在不远处的空地上,此刻已聚集了几百号人,这些人竟个个身着华服。
西北穷困,遭遇丧尸之乱后,这地方条件更差,在田间出现这么多的“贵人”,可着实非常难得一见。
反倒是罗伦这老农,出现在此格格不入。
“总督大人到了,你们还不见礼”引路的官员大声呵斥。
听到这话,众人才真的确认,眼前之人乃是皇帝肱骨,统领西北两郡文武的总督罗伦。
“拜见罗大人”
一众华服老少,此刻尽皆向一老农行礼。
罗伦微微一笑,示意众人免礼后,便问道:“诸位远道而来,如今在西北可住得习惯”
这话一出,众人都觉得难受,只因他们本是权贵,如今却被流放到了西北。
虽然田产屋产粮食财物被抄,但他们的衣服官府并未没收。
谷鞵
总督召见,他们自然格外重视,所以个个盛装出席,以至于出现了眼前这颠倒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