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摇着扇子说道:“陛下高看在下,我不过是一个喜欢钱的俗人。”
  冷笑一声,李世民便转身离开。
  走到泾阳村口,等在这里的李君羡走上前说道:“陛下宫里来人了。”
  看到一旁从宫里来的太监,李世民问道:“怎么了?”
  小太监有些惶恐地说道:“陛下,房陵公主的丈夫窦奉节又去宫里求见了陛下了,现在就在承天门外等着。”
  想到房陵,李世民的神情有些不耐烦,“朕没空见他。”
  收到话语,小太监躬身说道:“喏,这就去回禀。”
  瞧了一眼陛下的神色,李君羡小声说道:“陛下,最近抓了太多的人,这一次长安的权贵们人心惶惶。”
  一路离开泾阳县,李世民一边走着看着远处的一片树林,“该怎么抓就怎么抓,这一次朕不会轻饶,谁也不用求情了。”
  李君羡躬身应道:“喏。”
  看着远处正在种树的孩子,从泾阳村口看去,往西一片都是这样的小树林,树木不是很高,但也已经成了一片树林。
  在这群孩子中,李世民发现了李治的身影。
  李君羡看到李治,如今的李治已经长高了不少,而且还穿着和其他孩子一样的短衫,在人群中也看不出他就是一个皇子。
  见李治似乎没有发现陛下,李君羡就要上前打招呼,却被陛下拦下。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没发现吗?他笑得很开心,在宫里的时候他会他有这样的笑容,就让他在这里吧,朕远远地看一眼就好。”
  李君羡收回脚步又沉默下来。
  看向远处风景,这片小树林一直绵延向西,听观音婢说过泾阳的空气很好,很干净。
  是这片防沙林挡住了沙尘的结果。
  有些事朕没做,别人也没做,或许只有李正年复一年地在做。
  这些贫瘠的土地种不出粮食,却可以种下大树。
  若是长安以外也有这么一片树林就好了,这样每当大风天的时候,长安也不会卷起沙尘。
  这些年关中一带一直以来的围湖造田,为了粮食砍去树林种植粮食,导致了土地越来越贫瘠,水源因围湖造田经常发生洪涝,长年以来的砍伐导致水土流失,每到雨季就会泥沙俱下。
  或许李正的这种办法才是长久之计,将树木种起来,让土地不再贫瘠,让风沙不再侵袭。
  这或许要付出数十年乃至几代人的努力。
  这种事情又有谁会做的,现在的人们还在为了每日吃饱饭拼尽全力。
  一路低调地走回宫中,李世民感慨万千。
  回到甘露殿,放在桌案上的又是成堆的奏章,这些奏章是每日都要面对的。
  还未开始批阅奏章,李世民叫来一个小太监嘱咐道:“传话下去,告诉宫里的宫女太监,打扫宫中各个殿宇。”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