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0章 有更大的发现?
李锐点点头,指尖划过屏幕上地球与火星的轨迹:“心月狐,吴刚小队请求,下次任务将目标锁定木星卫星europa,那里存在液态海洋,或许能发现更复杂的太空生命。”
指挥中心的回应带着期许:“吴刚小队,你们的提议已被采纳。地面团队已开始筹备europa探测任务,‘月尘抗氧化酶’的升级版正在研发,预计半年后启动发射程序。”
当“星尘六号”穿越地球大气层,平稳降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三人再次感受到了地球的重力与空气。迎接他们的不仅有欢呼的人群,还有更宏大的探索蓝图——月球基地的扩建计划、火星生态改造工程、木星卫星的生命探测任务,都在等着他们参与。
刘畅捧着装有火星共生样本的储存箱,眼中闪烁着光芒:“这些样本里,藏着改造星球的密码。”
张明整理着舱外作业装备,语气坚定:“下次去europa,我们一定能有更大的发现。”
李锐望着远处的发射塔架,那里,新的飞船正在组装。他知道,“吴刚”的传说还在继续,人类探索宇宙的征途,就像这生生不息的“月桂”,在星辰大海中不断生长,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月面驻留:从采样到科考的深空实践
航天员李锐在月面留下第一串足迹后,并未停下脚步。他背着25kg的生命保障背包,沿着避障相机标记的路线,向500米外的知海科考站缓步移动——月面重力仅为地球的1/6,每一步都需要刻意控制力度,避免因惯性过大摔倒。指挥中心主屏幕上,他的实时心率稳定在110次/分,背包内的氧气余量显示92%,这些数据通过微波传输,每0.8秒更新一次,延迟恰好是地月距离的信号传输时间。
返回舱的轰鸣声在月面回荡,尾焰卷起的月尘如灰色烟尘般扩散,随后在低重力环境下缓缓沉降。指挥中心的主屏幕上,返回舱的高度数据从10米跃升至1000米,速度突破1.6km/s,顺利脱离月球引力束缚。“轨道参数正常,地月转移轨道入口偏差0.03°,无需修正!”轨道工程师的汇报声刚落,屏幕右下角突然弹出推进系统的黄色预警——推进剂储箱压力从2.8mPa降至2.6mPa。
“吴总,科考站对接舱门的密封压力出现0.2kPa的偏差!”测控岗位突然汇报,屏幕上的舱门参数图中,红色预警线边缘闪烁着微弱的黄色光点,“初步判断是月球昼夜温差导致的舱门形变,科考站处于月球白天,舱门温度从-180c骤升至35c,金属密封圈出现微小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