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月狐,‘星尘五号’准备就绪,请求发射!”新的航天员小队对着通讯器汇报。
李锐站在指挥中心的观测窗前,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知道,他们的月球之旅只是一个开始,人类探索宇宙的征途,如同传说中吴刚砍伐的月桂,生生不息,永无止境。而那颗从月球带回的“生命之种”,终将在更遥远的星辰大海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星尘五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转移轨道第7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红色的辐射预警灯突然开始闪烁。李锐盯着屏幕上跳变的数据,指尖在操作台上快速敲击:“心月狐,‘星尘五号’搭载的‘月尘抗氧化酶’防护涂层数据异常,当前辐射剂量500μsv/h,酶活性较初始值下降23%,低于安全阈值。”
他身旁的张明立即调出探测器的实时影像:“探测器姿态稳定,太阳能帆板展开正常,防护涂层表面无破损,推测是深空辐射强度超出预期,导致酶活性临时衰减。”
刘畅正对着三维模型分析酶的结构变化:“心月狐,数据分析显示,酶的硅氧键在高强度辐射下出现轻微断裂,导致活性中心暴露。需补充高浓度酶制剂进行涂层修复,否则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舱内设备将面临辐射损伤风险。”
指挥中心的回应带着紧迫感:“吴刚小队,经研究决定,启动‘星尘六号’应急任务,由你们搭载优化后的‘月尘抗氧化酶’制剂,前往火星轨道与‘星尘五号’对接,完成防护涂层修复。‘星尘六号’已进入发射倒计时,预计4时后升空。”
“吴刚小队明白!”三人异口同声回应。李锐快速梳理任务流程:“张明负责检查舱外作业装备,重点测试火星环境适配性;刘畅优化酶制剂的储存与喷射装置;我协调地面团队制定对接与修复方案。”
4时后,“星尘六号”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升空。飞船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后,李锐对着通讯器汇报:“心月狐,‘星尘六号’姿态稳定,速度12.8km/s,酶制剂储存温度-20c,密封状态良好,请求启动制剂活化程序。”
“准许启动,活化温度控制在4c,升温速率0.2c/分钟。”指挥中心回应。刘畅按下操作按钮,储存箱的温度曲线缓慢上升:“制剂活化中,当前温度1.2c,酶活性初步恢复至92%,无团聚现象。”
张明则在测试火星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自检正常,抗辐射层厚度增至15mm,配备火星专用防尘面罩,氧气储备可支持6小时舱外作业,符合火星轨道作业要求。”
地火转移的第28天,“星尘六号”终于抵达火星轨道。李锐盯着屏幕上逐渐清晰的“星尘五号”影像:“心月狐,已目视发现‘星尘五号’,当前距离50公里,姿态稳定,对接接口指示灯正常,请求进入对接程序。”
“准许对接,对接速度控制在0.1m/s,注意规避火星轨道碎片。”指挥中心提醒。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