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又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史料被改了,太子的功绩都被掩盖了。
那么,又存在第三个问题:如果太子真的如此仁德远播,内外皆敬仰,那么为什么太子死后,整个梁朝上下似乎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朝中的官员,没有因为感念太子而罢官或者以身殉道的,外地的官员,也没有因为感念太子而以“勤王”的名义起兵造反的。
玄武门之变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政变,而这种小规模的政变,如果得位者没有威望,很快就会演变成巨大的混乱。
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都屡见不鲜。
但玄武门之变后,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没有人跳出来为太子、齐王鸣不平,没有人跳出来为梁高祖鸣不平,似乎从京师到地方,所有人就这样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地接受了秦王成为新的皇帝。
并且他们似乎还挺高兴的。
而这也能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所谓太子的那点功绩,在秦王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简单捋顺了一番之后,李鸿运开始点击这些选项进行修改。
由于一眼能看出来的错误很多,所以李鸿运几乎是逐字逐句地点了过去。
而在点击这些句子之后,它们就会变一种说法。
比如,“太子与梁高祖于晋阳起兵,仁义宽厚、骁勇无双”这一句。
点击一次之后,会变成“仁义宽厚、深谋远虑”,再点击一次,会变成“性情沉毅、从善如流”,再点一次,又变成了“好谋无断,心意难测”。
每一句话,几乎都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述。
这些表述少则几种,多则十几种,基本上算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把中间的每一种变化全都作为了一个选项。
比如最开始描写太子是一个仁义宽厚、智勇双全的人,随着李鸿运的第一次点击,“骁勇无双”这一条是没有了,但深谋远虑这一条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继续一直改下去,这些褒义词就会逐渐变成贬义词,将太子描绘成一个既无心胸、也无能力,甚至掳掠财货妇女、与高祖妃子胡搞的形象。
在这么多的描述中,李鸿运要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
于是在一番操作之后,李鸿运总算是按照自己对于历史的基本认识,将这段内容给改成了自己理想中的状态。
“太子与梁高祖于晋阳起兵,恭敬沉稳、中人之才,其弟齐王喜好游猎,劣迹斑斑。
“高祖起兵,太子辅佐高祖治国理政,以为辅佐;齐王被高祖安排到秦王军中,立功镀金。秦王南征北战、身先士卒,数年之内相继攻灭群雄,统一天下,建立梁朝。
“武德年间,突厥屡屡进犯,秦王屡次带兵出征突厥,平息边患。太子主持割河套之地,又赞同高祖迁都之议。
“秦王英明神武、四方仰赖,高祖后妃常因赏赐与秦王发生摩擦,向高祖诬告秦王,并夸赞太子仁厚。
“太子与齐王密谋剪除秦王羽翼,秦王察觉,在天策府众多臣僚的推动下,开始谋划。
“武德九年,高祖虽已年过六旬,但并无禅位打算。太子与秦王互相攻讦,高祖让二人明日进宫对峙。秦王先一步伏兵于玄武门,斩杀太子与齐王。宫中禁军多为秦王旧部,对秦王多有支持。
“秦王命尉迟敬德进入皇宫,逼迫高祖传位于自己。
“颉利可汗听说玄武门之变,认为梁朝内部空虚,有机可乘,于是起兵南下。
“秦王命尉迟敬德击其先锋、扣其使者,又命玄甲军精锐在渭水列阵示威,逼退颉利可汗,史称渭水之盟。
“秦王认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于是召集群臣修史。并要求群臣对玄武门之变削去浮词、直书其事。又将跟随自己征战天下的诸多文臣勇将画像挂于凌烟阁,即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在君臣共同努力下,赈济天灾、攻灭突厥,四方来朝,梁太宗因而得名天可汗,开启梁朝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浏览一遍之后没发现什么太大的问题,李鸿运这才点击确认。
“哗啦”一声,这张书页翻过。
而后,李鸿运的视野快速拉进,来到长安中的皇宫。
他一眼就认出了五十多岁、身穿黄色龙袍的梁高祖。
按照五德学说,梁朝代表土德,因而梁高祖将龙袍定为黄色,并且将黄色提升到了帝王专属的级别,严禁民间使用。
而在梁高祖身侧,一名姿容出众的妃子正在认真服侍。
“陛下,听说秦王不日就要攻克洛阳。那洛阳城中的府库,想必有无数的珠宝财货,不知陛下,可否赏赐给臣妾一些”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