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蒲煎走访了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五省的盐场,他已经写了一篇论文,分析这五个省的海盐生产区别。最后断定,一旦人丁兴旺起来,河北的长芦盐场,产盐量必然反超江淮盐场。
而且,河北、山东的盐场,晒盐优势远远大于南方。
因为南方的降雨比较多,一旦下雨,就没法晒盐,只能用老法子煎盐。
另外,蒲煎还发现,明代的晒盐法,首先诞生于山东海丰无棣,并非是从南方沿海传来的。
眼下这篇论文,蒲煎是要改进此时的晒盐方法。
事实上,由于采取官督商办的模式,制盐技术这些年发展很快,晒盐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普及。但是,从小生活在盐场的蒲煎,还是觉得盐工们太辛苦了。
论文已经写到最后的阶段,但没有付诸实践,一切都是他的凭空想法。由于改进成本很大,没有盐场老板愿意配合着做实验。
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改进,现在的晒盐法,都叫做淋卤晒盐。需要摊灰或刮土两种方法制卤,这个步骤非常辛苦,而且产量也不是很高。
蒲煎的发明是“滩晒法”,不需要再淋卤,大大减少制卤所需的人力物力。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盐产量历史上,这种制盐方法,直到咸丰年间才在山东普及。而且,仅仅是在山东普及,没有推广到全国的盐场。
写完论文,等着殿试,蒲煎有些无聊,就把论文拿给老师方以智过目。
方以智对制盐也有所了解,认真阅读之后,顿时大为震惊:“此法若能推广,必定利国利民。不要等着殿试了,我立即带你进宫面圣”
蒲煎结巴道:“先先生,学生只只是空想。滩晒晒之法,虽设计计出来,但未未经验验证。是是是否”
“不要是否了,”方以智听得很费劲,打断道,“没有验证,那就秉明陛下,自会划定盐场给你验证。”
二人在紫禁城等候时,某些文人已经在欢呼庆祝,他们觉得自己胜利了:今科会试,一个女贡士都没有,女考生全部落榜了。这证明女人不适合科举,更不适合做官,女人在科举做官上,天生就是不如男人的。
赵瀚早就已经收到消息,他对此无悲无喜。
有女子参加科举,就已经是一个突破,有没有考中只是时间问题。
倒是晒盐法有所改进,这让赵瀚非常欣喜,下令立即把方以智师徒俩带进来。
赵瀚问道:“此法可否推行全国”
“回回回回回禀陛”蒲煎本来就结巴,看到皇帝更加紧张,已经有些不会说话了。
方以智害怕皇帝不耐烦,抢着说道:“回禀陛下,此法可在河北、山东推广。一旦成功,必然产盐量倍增。江淮盐场,也能使用此法,但碍于天气原因,可能不会如北方那般奏效。降雨越少的盐场,这种制盐法就越有用”
赵瀚对蒲煎说:“你不用参加殿试,今科状元便是你了,这篇论文就是你的殿试文章。你立即前往长芦盐场,朕会命令当地官员配合,先把你的滩晒法进行验证。如果失败,就总结原因,给你五年时间去做。如果成功,那就慢慢改进,留你在长芦盐场做制盐使”
皇帝最大,皇帝说了算。
被会试录取的考生,百分之百能够做进士,殿试只不过是分出排名而已。
赵瀚想让谁当状元,只要殿试不交白卷,就可以直接点为状元。既然如此,那蒲煎就不用考殿试了,这篇论文就是他的殿试文章。
“制盐使”也不是啥正经官职,而是赵瀚临时发明的,大概可以理解为“制盐技术改进推广大使”。
如此做法,或许会有考生心怀不满,但谁敢说个不字
赵瀚纯粹就是故意的,彰显自己对技术的重视。有了一个蒲煎做榜样,今后就会有更多学生,去研究那种利国利民的技术,而不是整天想着苦读儒家经典。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