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第30章 清兵入关

六岁的福临坐在龙椅上,不时回头看看身后的珠帘,

听到珠帘内一声环佩响,便又赶紧回过头正襟危坐。

在红色丹墀下,分坐左右的则是济尔哈朗和多尔衮,至于其他几位旗主、贝勒则只能够站在两侧参与议政。

比如说已经六十多的代善,也只能够站着。

至于固山额真、甲喇章京、梅勒章京啥的,更是连进大殿的资格都没有,比如说镶黄旗巴牙喇纛章京鳌拜,就只能守在大殿外等消息。

关于是否发兵,在场的旗主贝勒分成了两派。

以多尔衮为首的主战派认为应该发兵,而且应该征发国内所有的青壮年,除了留下一部分军队守卫盛京外,其余军队当倾巢而出。

支持多尔衮的,有他自己的正白旗,多铎的镶白旗还有罗洛浑的镶红旗。

而以济尔哈朗、代善为首的保守派则认为应该谨慎,最好观望一段时间,支持这边的有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代善的正红旗再加上豪格的正蓝旗。

局面又变成了三旗对三旗,几乎成了去年争夺汗位的翻版。

于是济尔哈朗、多尔衮还有几位旗主贝勒便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福临身后的珠帘,等着这道珠帘后的女人发表意见。

因为这个女人是福临生母,满清圣母皇太后。

福临掌握的正黄旗、镶黄旗事实上都是这个女人在拿主意。

只要这个女人支持某一派,局面立刻就变成了五旗对三旗,压倒性多数

“叮”伴随着一声环佩响,珠帘后面响起一个悦耳的声音,“哀家以为我大清还是应该勇于开拓,这也是太祖太宗立下的规矩。”

多尔衮的脸上便立刻流露出一抹笑意。

他早就知道珠帘后的女人一定会支持他。

去年争夺汗位的时候,多尔衮和豪格各获得三个旗的支持,局面相持不下,眼看就要内讧的时候,多尔衮果断退而求其次,转而支持福临继位,使得原本与汗位争夺毫无关系的福临瞬间成了满洲国的大汗。

所以作为福临的生母,这个女人就一定会投挑报李。

圣母皇太后布木布泰已经表态,也就意味着正黄旗、镶黄旗也跟着表了态,多尔衮获得了五个旗的支持,已经是绝对多数。

作为出兵首倡者的多尔衮当仁不让的成了领兵统帅。

位次还在多尔衮之上的另一位叔父摄政王济尔哈朗,则被留下来镇定盛京。

多尔衮当即下令征发满洲所有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壮丁,克日集结,同时给科尔沁蒙古、察哈尔蒙古及土默特蒙古下发征召令,命令各部会同出兵。

随着汗命的下达,建奴的战争机器便迅速开动起来,一车车的粮草辎重提前向着辽西前线输送,一队队的女真壮丁从各个聚居点向着盛京汇聚,还有八旗蒙古以及八旗汉军的两百多个牛录也迅速集结,东亚上空瞬间被战争的阴云笼罩。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